普及科普知识?何不效仿NASA!
【奇闻快递】9月30日消息,从开普勒452b,到火星表面发现液态水,NASA只是简短的通知就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NASA又做了一次非常成功的科普。
不知昨夜有多少人在被窝中举着手机刷屏,怀揣着各种新奇想象,等待地球那一端的最新消息。消息来了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虽然没有带给大家“惊喜”,但在我看来这是一次成功的科普。
火星可能存在液态水,这并非新知。早在2008年,“凤凰”号就在火星北极找到了相关证据。NASA最新公布的发现,从另一个侧面强化了这种可能性。但这距离直接发现液态水、发现生命还很遥远。网民的“被忽悠”之感或许由此而生。而这种被忽悠的感觉并不遥远。两个月前NASA宣布在宜居带发现“地球堂兄”时,公众对NASA的“卖关子”之举已略有微词。
但我仍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科普。即使有忽悠的成分在其中,也是一次“疗效良好”的忽悠。
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之前3天,NASA便在其官方网站放出了预告,并广邀媒体和感兴趣的公众参与。这是NASA发布重大科学发现的常规做法,也是公众纷纷吐槽之处。虽然有“卖关子”的嫌疑,但在3天的时间里,这一信息被广为传播。在网民想象力和专业媒体传播力的聚焦放大下,最初那条简短的新闻发布会预告,演变为一场自发的火星知识科学传播。火星存在生命吗、移居火星是否现实、火星还有哪些未解之谜……短短3天,关于火星的种种知识在网络、报端集结,公众对于火星的关注被极度提升。虽然这些猜测最终被验证与此次发布会无关,但更多人凝望头顶那颗红色行星,那颗遥远的行星也在人们脑海中变得更加具体。而这,都源自NASA提前3天预告新闻发布会、广邀公众参与这一小小举动。
NASA向来重视向公众介绍他们的工作。他们为每一个探测项目建立科普网站、成立科普团队、邀请公众参与科普活动。有人将其解读为太空探索需要重金,NASA需要争取经费。这种说法并非没有依据,而重视让公众了解他们的科研工作,是因为NASA明白纳税人是科研项目的“金主”。他们明白,科研项目应该向谁负责,以及科学探索的终极目标。
我们常常困惑于如何让中国科普叫座又叫好、如何让更多人关注中国科技发展,也许NASA的举动能给我们提供参考。
奇人奇事
- 闺蜜2什么时候上映 电影闺蜜第二部上映时间
- 唱作人朱星杰高产高质 新作 下世纪初雪复古
- 安宰贤是富二代吗安宰贤的家境怎么样
- 胡定欣透视衣造型惊呆全场 与好友相约40岁时在
- 韩国奔跑吧兄弟名单大分析 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
- 催眠师催眠挑战上线杨玏男扮女装玩催眠魔法
- 变性主持人利菁夜探诊所缩胸 抽脂不打麻药
- 黄灿灿割双眼皮了吗黄灿灿双眼皮是真的吗
- 江湖岁月英雄柔情展真心,热血演绎铁汉情义
- 电影唐人街探案3映后畅聊会 陈思诚王宝强感
- 中国姓氏排名2020年最新版是怎样的个人大数据
- 加藤纱里婚后3个月分手 老公嫌弃她太花钱
- 青你2迎公演舞台LISA严厉升级 亲自示范舞
- 有些人你永远不必等是什么歌 歌曲梦醒时分
- 演员宣璐是怎么火的演过什么剧 宣璐个人资料简
- 2017年新西兰葡萄收成减少 品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