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瑶族人还没断奶就学潜水,海上的吉普赛人巴

奇闻怪事 2023-03-28 15:53www.huluw.com奇闻怪事

自从短视频社交媒体大火后,人们外出旅游时都会拍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有趣画面与大家分享。(那首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歌,大家脑补一下)

这其中点赞量比较高的,有许多海岛、沙滩、潜水的内容。报姐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东南亚海岛地区,不少朋友拍到坐船的时候,划着小船来卖海货或者讨钱的小朋友。

晒得黝黑的皮肤,有些羞涩好奇的目光,这些孩子看上去非常原生态。不少视频的介绍和评论区里,总是会有无国籍、无家园,一辈子都不能上岸的讨论。

(图源:flickr)

依海而生的岛民我能理解,可一辈子不能上岸,只能生活在船上这件事,是真的吗?顺手一查,真的有这种说法,但不全对。

原来,这群没有任何官方记录和纸质历史记载,世世代代生活在东南亚地区的群体,名叫巴瑶族Bajau。

(图源:flickr)

数百年来,他们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之间海域移动,住在一种名叫lepa-lepa的木质传统小船里,靠着最原始的捕鱼,自给自足,生老病死都在海上发生。

(图源:malay)

巴瑶在印尼语里是海上之民的意思,而他们也被现代社会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洋游牧民族:海上的吉普赛人。

(图源:wikimedia)

可是,巴瑶族为什么住在海里,又怎么会成为海上的吉普赛人?

因为没有文字和纸质的历史记录,巴瑶族虽然存在了许久,但它的前世今生,经常只能在巴瑶族人民的口述里呈现。

(图源:pinterest)

关于巴瑶族的起源,有几种说法。

相传,几百年前,婆罗洲的巴瑶族公主前去邻国和亲的途中,被邻国国王截胡抢走,守护她的侍卫因为交不了差,逃到了沿途的海岸,远离了陆地。

(图源:wikimedia)

神话之外,到了近代,不少人类学家研究了巴瑶族的起源,从和阿拉伯文明在12、13世纪的记载中找寻到了他们的踪迹。比较普遍的说法,巴瑶族是澳洲原住民人种Austroloids的后裔,于11世纪左右登陆了婆罗洲。

(图源:wikimedia)

漫长的时光里,因为地域冲突和东南亚王国间的战争,巴瑶族的生存空间被一再挤压,开始了几百年的海岸迁徙,四散到了东南亚沿海各处,并在这个过程里开始了独一无二的海上生活方式。

(图源:dm)

吉普赛式的海上流浪,也造成了现代巴瑶人无国籍、无故土的现状。这样的生存状况,对于非常看重家国情怀和归属感的我们来说,肯定是有些令人怜悯的。

(图源:wikimedia)

但巴瑶族真的可怜吗?不妨问问在海上生活的他们。

BBC的纪录片组跟拍过一位名叫素宾的巴瑶族父亲。

素宾早起后,驾船到达捕鱼地点,就像许多其他巴瑶族人一样,戴上自制的木质潜水镜,扶着船沿观察了下水况。很快,他拿着鱼叉下水,几秒钟就潜到了20米深的海床附近。

(图源:youtube)

巴瑶族是天生的自由潜大师,夸张的说,小朋友还没学会走路的时候,已经学会了潜水。

(图源:youtube)

2018年,研究巴瑶族人身体情况的MelissaIlardo博士带领的小组,也在知名科学期刊《Cell细胞》发表论文,发现巴瑶人的脾脏比一般人的尺寸大50%。人们潜水时,脾内储存着血红细胞(存储氧气),大的脾脏也意味着能够憋气更久。

(图源:man)

与此同时,而因为靠海而生,巴瑶族人为了更方便捕鱼,会在孩童时期人工刺破鼓膜,减缓潜水带来的压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年纪大的巴瑶人会有听力和负压病的问题。

(图源:people)

潜入20米深的海底后,素宾在礁石上轻松行走,心跳减缓到30次/分钟,肺部被挤压到平时的三分之一大。

(图源:youtube)

站定,瞄准目标,一条鱼得手。他缓缓浮出水面,今天家里的午餐有了。一气呵成的动作,犹如一幅人与自然互动的大型海洋油画。

(图源:youtube)

素宾的一天,可以说是巴瑶族男人们最典型的日常。这样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他们早已经习惯。

(图源:youtube)

但这几十年来,因为脱离殖民后,东南亚地区各个国家相继独立,确认了领土范围,漂泊了几百年,没有故土概念的巴瑶族,成了沿岸国家眼中的棘手问题。

(图源:youtube)

又因为旅游业和全球化的兴起,许多国家与地区对东南亚的渔业贸易需求量大幅增加,巴瑶人赖以生存的海洋空间,在急剧减少。

(图源:wikimedia)

曾经自给自足,多余的鱼卖给岸边居民的供需结构,远远跟不上现代文明的发展。为了生存,巴瑶人开始从人工捕鱼变成了自制黄炸药,用氰化物为海鲜保鲜等等破坏环境的方式来维持生活。

(图源:wikimedia)

这样的生活方式,让巴瑶族与岸上人民产生了矛盾。但比起几百年前被迫逃离陆地的命运,这一回,沿岸的各国开始出台各种措施,力邀海上最后的游牧民族回到陆地生活。

(图源:wikimedia)

建社区、造房屋,没有国籍和故土是真的,但他们也并没有像传闻中说的那样,一辈子不能上岸。

(图源:wikimedia)

可对于世世代代在海上生存,将海洋当作故土的巴瑶族人来说,原始的生活方式与现代文明的不同,并不像翻历史书一样,一页就能带过。

(图源:wikimedia)

在BBC的纪录片里,素宾一直说:每次潜水,都是我最放松的时候。在水里就像待在家里一样。

(图源:wikimedia)

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陆地,数百年里,巴瑶族在东南亚的社会历史变迁中流浪,仍然还没找寻到最后的,岸上人们心中的故土。

(图源:wikimedia)

渔业让他们有了现代社会生活必须的物质和金钱,但在口述的,没有纸质记录的族人传说里,海上最后的游牧民族,海洋里的吉普赛人,海洋早已是刻在他们心上,挪不走的身份象征。

Copyright © 2016-2025 www.huluw.com 葫芦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