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我国中医兔唇修补水平已接近现代
兔唇,顾名思义就是像兔子的嘴唇那样中间开了一条缝,又名兔缺,缺唇,俗称三瓣嘴。兔唇是一种先天性畸形,它不但影响容貌,给日后成长带来心理障碍,而且在哺乳期时,由于婴儿兔唇会影响正常哺乳而引发营养不良及各种营养障碍,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对兔唇患儿应适时进行修补手术。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古代兔唇修补
一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兔唇修补术是欧洲新医学派创始者法国名医安布洛兹·巴雷(1510年—1590年)所创的“8”字式缝合线修补唇裂。其实,我国早在公元4-5世纪时就已经掌握了兔唇修补术,比欧洲的兔唇修补术至少要早一千年。
据《晋书·魏咏之传》八十五卷记载“魏咏之,生而缺唇,年十八……医曰可割而补之,但须百日进粥,不得笑语……”当时经吏部尚书殷仲堪门下的医生给魏咏之做了缺唇修补手术,术后卒获痊愈。这一记载是史籍中关于兔唇修补术的最早记载。
到了唐代,中医外科已经出现专职的整形外科医生,兔唇的修补也更为普遍。唐代政府所编的《新修本草》以及南宋时的《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都记载有缺唇修补术。
到了明代,对兔唇的修补方法及步骤有了具体论述。明代医家王肯堂在其所着《疡医证治准绳》(1608年)卷之六“舌唇口喉齿伤”条下记载“若缺唇缺耳,先用麻药涂之,却以剪刀剪去外些皮即以绢线缝合……以鸡子黄油涂,次以金毛狗脊毛薄掺些於上,次以封口药涂之,次日以茶轻洗……八日剪去线”。
清代著名外科学家顾世澄所撰《疡医大全》(1760年)对于兔唇的修补记载更为具体“整修缺唇,先将麻药涂缺唇上,以一锋刀刺唇缺处皮,即以绣花针穿丝钉住两边皮,然后接上调血之药,三五日之内不可哭泣及大笑,又怕冒风打嚏,每日吃稀粥,肌肉生满,去其丝,即合一唇矣。”
显然,明清时代的中医对兔唇的修补术已经近乎现代外科整形的水平。
奇人奇事
- 闺蜜2什么时候上映 电影闺蜜第二部上映时间
- 唱作人朱星杰高产高质 新作 下世纪初雪复古
- 安宰贤是富二代吗安宰贤的家境怎么样
- 胡定欣透视衣造型惊呆全场 与好友相约40岁时在
- 韩国奔跑吧兄弟名单大分析 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
- 催眠师催眠挑战上线杨玏男扮女装玩催眠魔法
- 变性主持人利菁夜探诊所缩胸 抽脂不打麻药
- 黄灿灿割双眼皮了吗黄灿灿双眼皮是真的吗
- 江湖岁月英雄柔情展真心,热血演绎铁汉情义
- 电影唐人街探案3映后畅聊会 陈思诚王宝强感
- 中国姓氏排名2020年最新版是怎样的个人大数据
- 加藤纱里婚后3个月分手 老公嫌弃她太花钱
- 青你2迎公演舞台LISA严厉升级 亲自示范舞
- 有些人你永远不必等是什么歌 歌曲梦醒时分
- 演员宣璐是怎么火的演过什么剧 宣璐个人资料简
- 2017年新西兰葡萄收成减少 品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