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油盐的修行:红尘俗世是个大道场
奇闻怪事 2023-03-29 11:24www.huluw.com奇闻怪事
1
各有各的活法
前段时间写了几篇出家修行的文章,颇受关注,但也有些网友颇不以为然,认为不管年纪大小,不管有否家庭,出家修行都是一种逃避,特别是年轻的大学生,出家修行是对人生的背叛,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对国家民族和家庭的不负责任,甚至冷血。大家都出家了,谁来赡养老人,谁来抚育后代,谁来抗起家庭责任,谁来管理这个国家,?在与网友们的互动中,我也对人生,对修行进行了不断地思考人生的意义何在,是获得成功吗?为什么那么多常人看起来已经很成功的人却没有常人想象的那么快乐?终南山那5000多隐修者们,看起来确是一群有着崇高信仰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到底是怎样一种情怀?
除了修道修佛,是否还有别的什么因缘?一个年收入百万的修行者,走上修行的道路,正是出于竞争的压力太大。她就像一台永动机,起早贪黑地挣钱,到头来,身体垮了,快乐没了,她觉得这不应该是真正的人生,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一次偶然的机会,跟朋友一起跑到道观做义工看到芸芸众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忽然就有了一种融入的冲动,她说那种感觉就好像漂泊的灵魂找到了归宿。于是一边做义工,一边修行。像她这样的修行者,应该占居士中的很大比例,这个类型的修行者很好理解。
因为很多人活在梦想与现实的落差里,穷富都有压力,即便有钱,实现了财富自由,活的也不轻松,一个独生女大学生钟嗣源毕业后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却也毅然辞职,去道观还愿、圆梦,自此踏上修行之路,大家对她的选择就多少有些不解了。她和她的家人说她自幼好道,出家并非一时头脑发热。她在中学时就有意识接触道家经典、医药学、武术、书法等,第一次游览道观,就产生了强烈地归属感。
那么,这世上的事,真的是冥冥之中天注定的吗?钟嗣源与道教的结缘,按世俗的观点,她是成功呢,还是自毁青春、浪费资源、推卸责任而徒图虚名?是少年意气,还是命有所归?在她看来,不违法不犯罪,每个人都有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
孝亲敬老,爱己及人,度己度人,善莫大焉。对于这些出家人,大多数人给予高度宽容,一部分人称羡打探,少数人持怀疑甚至反对意见。我觉得,从这些出家人身上,每个人都可以反观自身,不管成功与否,出家与否,各有各的活法,那些所谓的成功者其实与普罗大众一样,一样有难念的经。
出家有出家的修行,在家有在家的修行。人生这杆天平,都是这边是人前显贵,那边是人后受罪;这边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那边是琴棋书画诗酒花。你想多显贵,你就得有多受罪;你想有什么样的自在,你就得有什么样的修行。耕耘与收获,善恶与舍得,永远遵守着阴阳守恒定律。所以,人生就是一场随时随地的修行,修行的课程就是自己的心设。
2
柴米油盐的修行
修行不只是道佛教徒的专业,高道大德们推崇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修行,因为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无论何时何地,若有心,随时都在进步,不拘于时间地点。自古就有小隐隐于林,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的说法,闲逸潇洒的人生不一定要到野径林泉才能修得,念经是修行,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是修行。
小隐,出家修行就像去上学,宫观寺庙是专业院校,是世外桃源,你可以在这里从小学读到大学读到硕博。这里远离尘嚣,清静专一,有助于潜心修行,这就是小隐。出家的道士、和尚都属于小隐。
中隐,市井之中,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滚滚红尘里,烟火气息浓,人情世故长。身处其间,能排除杂芜,保持清净,静心修行就显得难能可贵,这种闹市中的修行是中隐。中隐不光是道佛界的居士,芸芸众生中,那些虽没有形式上的皈依,但却在修心修德的人,那些孝老敬亲、爱己及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人都属于中隐者,他们身上一样闪耀着道的光辉。
大隐,大隐是那些具备顶尖智慧的人,他们隐身于朝廷庙堂之上,潜修于国家中枢之内,他们阅尽人世沧桑,惯看秋月春风,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既有千钧之力,更怀万指柔术,大智若愚,泰然处世,这是修者之至境,隐者之圣师。自古身处龙穴,生前玩得转,死后得荣耀的都是真正的大隐,老子、尹喜、庄子、东方朔都是大隐。
滚滚红尘中的你我他,其实都属于中隐,不要以为自己没修什么,你可能在修学业,我可能在修处世,他可能在修技术等等,我们每天会遇到不少人,经历不少事,这些人和事或好或坏,或喜或悲,都是我们修行的参照,专业一点,就是来度我们的。所不同的是,有的人用心在修,有的人不用心。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最基本也是最高级的道,其间的酸甜苦辣咸,隐含着人生的妙道大德,能参悟透那些坛坛罐罐中道的人,一定是人中杰,是高层级的得道者。
3
红尘俗世是个大道场
出世是修,在世也是修。出家人是为了清静而修,不能出家的人,人间有真情,红尘有大爱,一人一物都是道,一悲一喜都是情。绝情岂能为道,为善才是真修。道家重现世,万事万物无不以当下为宗;佛家修来生,一言一行都是为来生积德。不管是今生,还是来世,修行的方式都是千差万别,宫观寺庙可以静修,红尘俗世更能炼心。红尘中遇到的每一个人,俗世里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修行的道具,炼心的标本。困难与不公,远远多于寺观;经书与生活,样样都可参悟。当下即为修行,清心就是净土!读经不是修行的唯一路径,尧舜禹文盲,照样成为圣人;出家也非悟道的不二选择,王阳明悟道,良知可以自致。
只要坚守良知善行,人人可成圣,处处能够成佛!在家修行与出家修行不是矛盾,若是真修,可以兼顾。若有闲暇,又有兴趣,不妨结缘仙宗,问道宫观寺庙,增长一些见识,参悟一些玄机,更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上一篇:崖山海战:崖山之后无,明亡以后无华夏
下一篇:《老子》大道无为什么意思?
奇人奇事
- 闺蜜2什么时候上映 电影闺蜜第二部上映时间
- 唱作人朱星杰高产高质 新作 下世纪初雪复古
- 安宰贤是富二代吗安宰贤的家境怎么样
- 胡定欣透视衣造型惊呆全场 与好友相约40岁时在
- 韩国奔跑吧兄弟名单大分析 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
- 催眠师催眠挑战上线杨玏男扮女装玩催眠魔法
- 变性主持人利菁夜探诊所缩胸 抽脂不打麻药
- 黄灿灿割双眼皮了吗黄灿灿双眼皮是真的吗
- 江湖岁月英雄柔情展真心,热血演绎铁汉情义
- 电影唐人街探案3映后畅聊会 陈思诚王宝强感
- 中国姓氏排名2020年最新版是怎样的个人大数据
- 加藤纱里婚后3个月分手 老公嫌弃她太花钱
- 青你2迎公演舞台LISA严厉升级 亲自示范舞
- 有些人你永远不必等是什么歌 歌曲梦醒时分
- 演员宣璐是怎么火的演过什么剧 宣璐个人资料简
- 2017年新西兰葡萄收成减少 品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