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历朝历代都有其所信仰的神祇,而在商朝的时候,朝廷官方所信仰的乃是天帝和玄鸟。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天帝并非现在我们俗称的玉帝,从这里我们也就能够看出,后来的天庭之主其实是换人了的。至于其中发生了什么,则是一段故事,这里就不多做赘述。
在后来到春秋时期,至高神为太一,当时的山神则被称之为山鬼,还有司命、东君等神祇,到了后来却逐渐的销声匿迹,全都不再存在了。古人没有掌握现在的科学发展力,所以对于人之生死格外迷信,在当时流传最广的无疑是投胎转世的说法,人们普遍认为死后灵魂会被神明管理,根据表现不同安排不同的转世。
当时有个地方名叫度朔山,相传那里有一个鬼门关,顾名思义鬼魂都是从那里出入的,天帝安排了专门的神祇镇守在那里,他们分别是神荼和郁垒,后来地府被阎王掌控,他们也就失职了,成为了我们常见的门神。这里我说是天帝安排他们镇守在此的,当时的天界之主仍旧不是我们熟知的玉帝,而后世曹植所写的关于七仙女与董永的爱情故事,在那段故事中的天帝,同样是那位天帝。
等到《西游记》出世的时候,那时玉帝就已经成为了天庭的新任主宰,这本书是明朝时写就的,包括《封神演义》在内,都是处于一个神话传说极度混乱的尴尬朝代,其中的故事大多都涵盖了数种宗教信仰,在这类书中,最高能力者无非是佛祖、玉帝等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在《西游记》中总会时不时地提到一些远古大神,但就算按照当时的时间来说,那些神祇也都已经是过去式了,相当于西方神话传说中的“旧神”,其中仅有为数不多的神祇留存了下来,也已经被改的面目全非,已经彻底融入了新神的体系之中。例如西王母,她本身乃是一副狰狞模样,实力举世无匹,在小说中却成了一位隔壁大妈,还跟玉帝搭伙过起了小日子,简直是不像话。
龙,作为我国古代的一种极具神话色彩的生物,它的地位无比崇高,随着佛教的传入,很多关于龙的传说都被俗世话,这直接导致了这种高贵生物的形象遭到了遍地,后来干脆化身成了地位一般的海神,而其原本的崇高形象则已经荡然无存。最能够体现这一点的,应该就是历朝历代中黄龙禅师的形象,一开始的时候,他与吕洞宾所代表的分别是道教与佛教两大教派在人间的最强力量,而到后来的时候却变成了他度化吕洞宾,这导致道教众人非常不高兴,他们将故事进行了重新杜撰,将黄龙禅师演义成了一条妖龙,想要对白牡丹不利,却败在了吕洞宾的手中,后者在大胜之后,还幸福的抱得美人归。
我国最早的海神乃是禺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北海之主的位子就被老龙王抢占了。他本是四神兽中的玄武,如今却落到了这副惨淡的地步,相比于凤凰他已经算是比较幸运的了,这位鸟类生灵中的主宰级人物,在小说中却成了地位卑微的小神,比龙的身份还要一般,简直都不能被算作天庭体系之中。尽管当时有孔雀明王能够为他们这一脉撑撑场面,但要知道凤凰最早乃是太阳神的代表,前后意义相去甚远,说起来他们还是已经落寞了。
无论是八仙,亦或是后来的孙悟空等等神奇,他们一律都非常的世俗化,还有嫦娥,大家都知道,她在月宫中有玉兔和蟾蜍作陪,而这两只灵兽都是西王母赐予的,本应该地位高崇,但现实却是它们几乎没有什么名号记载。这主要是受到了古代男尊女卑风气的影响,很多女仙的实力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弱化,除了性别未定的观音之外,其它女仙都没有幸免。
说到这里,或许有心的人应该发现了,正统的天界势力在不知不觉中正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旁系神祇。本来孙悟空作为一个小小的散仙,却足足派了十万天兵前去镇压,这标志着很多非主流的神仙正在悄悄崛起,例如徐福、关羽之辈,其中尤其是关羽,倘若与孙悟空同在唐代的话,那么恐怕后者都要因他而失色不少。在封神之后,各路神仙正在逐渐凋零,毫无疑问,他们就是在与这些强大的旁系神仙的斗争中,逐渐湮没的。
人做官,往往凭的是资历和官运。水浒里的高俅官做的挺大,可惜他却是一个没有资历的人。那个时候要的是出身,比如要进士及第,或者是赐进士及第。这高俅不是,乱世之中可以搞推荐,或者像徐庶推荐诸葛亮到刘备。
这高俅什么都不是,那他为什么能做大官呢?
其一,高俅虽然不是进士出身,但也是有点文化水平的人。书上说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颇能诗书词赋。另据南宋《挥麈后录》记载,高俅原是苏轼的小史,他文采飞扬,写得一手漂亮字,有点武功基础,蹴鞠只是他的本领之一。可见不是什么都不懂的生瓜蛋子,高俅年轻的时候也是喜欢混事的人,这和汉高祖刘邦、三国曹操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但缺乏他们大的格局。
其二,能屈能伸,不是一条道走到黑的人。高俅其实是一个命运多舛的人。因为胡混,被他父亲开封府里告了一纸文状。府尹把高俅断了四十脊杖,迭配出界发放。东京城里人民,不许容他在家宿食。高俅无计奈何,只得来淮西临淮州,投奔一个开赌坊的闲汉柳大郎。柳大郎也不要,无奈辗转到董将仕小苏学士小王太尉等人那里。这个小苏学士就是苏辙,他可是赫赫有名的文豪苏轼的弟弟,在那里做了几天,耳染目睹有很多文艺细胞。高俅虽然屡次被人看不起,可地位一直在上升。也就是他的人脉关系在不断得到提升。
其三,有一手绝技。高俅善于蹴鞠,踢得一手好球。高俅只得把平生本事都使出来,奉承端王。那身分模样,这气球一似鳔胶粘在身上的。可见高俅没有这份本事,如何能取悦端王。
其四,官运亨通。上司平步青云,宋哲宗驾崩,端王因为皇帝无子,居然入宫做了新皇帝。登基之后,一向无事。忽一日,与高俅道“朕欲要抬举你,但有边功,方可升迁。先教枢密院与你入名,只是做随驾迁转的人。”后来,没半年之间,直抬举高俅做到殿帅府太尉职事。且说高俅得做了殿帅府太尉,选择吉日良辰,去殿帅府里到任。
可见这位高太尉虽然出身不好,却是一个官运极好的人,有个善于赏识自己的伯乐,有个灵活的脑袋,没有大学问的人做的都是下三滥的事,虽然自己大富大贵,可天下却而遭罪。所以金圣叹说在评《水浒》时说“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作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这也可以看作是大宋朝开始走向下坡路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