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不识陈近南纵称英雄也枉然:陈近南是否真

奇闻怪事 2023-03-29 11:25www.huluw.com奇闻怪事

  为人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这句话出自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鹿鼎记》。陈近南是谁?天地会的总舵主。天地会又是什么组织?一个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江湖帮会。在《鹿鼎记》里,陈近南是个“文士打扮的中年书生”,他文能治国安天下,武能兴邦定乾坤,还非常讲义气,是大多数武林中人的偶像。他又是郑成功的部下,在郑的授权下一手创建了天地会,天地会的十大堂主也大多是郑成功的战将。武侠小说不可能符合史实,而且没必要符合史实,但金庸先生也不是凭空虚构,因为天地会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陈近南这个名字也曾经被天地会的会员广泛传颂。

  伦敦的不列颠博物院藏有天地会的一系列内部材料,这些材料记载了天地会的起源。材料显示,康熙初年,西部某少数民族侵犯内地,朝廷派兵平叛,连连失利。这时候,福建莆田少林寺的武僧前来投军,靠着精湛武艺打退了敌人,之后返回少林,拒绝了朝廷的封赏。一个大臣对执政者说:这些和尚立了大功却不受封赏,肯定是别有所图,他们的作战能力那么强,万一起兵造反,朝廷很难扑灭,不如出其不意杀了他们。执政者听信谗言,派大军包围莆田少林寺,放了一把大火。大火烧了好几天,把寺庙烧成一片瓦砾,大多数僧人都死了,只有五个武僧逃了出去。

  这五个武僧都有俗家姓名,分别叫马超兴、方大洪、胡德帝、蔡德忠、李色开。为了报仇,他们决心访求高人,组织一支义军反抗清廷。他们听说广东惠州某寺庙有个和尚叫万云龙,武功远在他们之上,于是就赶到惠州,邀请万云龙做了首领。还有个叫陈近南的和尚,武功不高,但是足智多谋,文才出众,被他们请来做了军师。后来他们跟政府军打了几仗,万云龙不幸牺牲,陈近南总结教训,认为仅凭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要想跟清廷对抗,必须成立一个庞大的组织。在陈的策划下,他们成立了天地会,下设五个“房”,五僧分别担任五房的房主,陈近南则担任总房主兼军师。然后陈近南派五个房主分赴广东、广西、浙江、福建、云南、贵州、江西、湖北等地发展会员。

  几十年过去了,天地会成了一个庞大的、组织严密的帮会,成员遍布南方诸省,甚至发展到了台湾。这时候陈近南已经去世,马超兴、方大洪等房主也死了,新的首领相继出现,但不管哪一任首领执掌天地会,都尊称最早牺牲的万云龙为大哥,并尊称马超兴、方大洪、胡德帝、蔡德忠、李色开等五人为“五祖”。

  天地会是一个反对朝廷的帮会,所以为政府所不容,它的会员一有不慎就会遭到逮捕。为了安全起见,陈近南编了一些暗语,让会众彼此联络的时候使用。暗语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地振高岗千古在,三合河水万年流“,譬如会众张三半夜到会众李四家去,张三在外面一敲门,李四就喊:“地振高岗千古在!”张三如果说“三合河水万年流“,就表明是自己人,如果说别的,那就证明不是天地会的人。互不相识的会众在路上邂逅,也有一些暗语可以迅速识别对方身份。甲问:“兄弟从哪儿来?”乙说:“明。”又问:“往哪儿去?”乙再答:“清。”说明乙是天地会的,暗语里隐含了“去清”的意思。假如在晚上,还可以这样随口说一句:“今晚月亮怎么不明?”正确的回答是“复明自有团圆时”,这个暗语里面隐含了“复明”的意思。

  在不列颠博物院收藏的天地会文献中,还记载了一个人的名字:朱洪英。这个人自称是明朝崇祯皇帝的直系后代,他在天地会创立的时候加入,并成为陈近南和其他五个僧人的精神支柱。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个“洪”字,所以陈近南他们又管天地会叫“洪门”。

  以上记载跟金庸先生的描写很相像,也有明显的不同:第一,金庸笔下的陈近南是个书生,文武双全,而不列颠博物院的文献则显示陈近南是个和尚,武功不高,只擅长谋略;第二,金庸笔下的天地会骨干是郑成功的部下,而上述记载则显示来自莆田少林寺的五个武僧是主要头领,跟郑成功没有关系;第三,金庸笔下的万云龙就是郑成功,而在天地会的内部传说里,万云龙是来自广东惠州某寺庙的和尚;第四,金庸笔下的天地会有十堂,上述记载里的天地会只有五“房”;第五,金庸先生把传说中陈近南设计的暗语做了一些艺术处理,像“地振高冈千古在,三合河水万年流”这个口令,既不押韵,又不对仗,金庸改成了“地振高岗,一派溪山万古秀;门朝大海,三江合水万年流”,优美多了;第六,关于天地会又名洪门的来历,不列颠博物院文献给出的解释是源于“朱洪英”这个名字,而金庸笔下的洪门源于“汉”字的繁体形式“汉”,汉人江山被满洲人占了,没有了土地,把“汉”去掉土,就是“洪”。

  但不列颠博物院文献里所记载的天地会起源也极可能是天地会发展到一个阶段之后故意虚构的,因为还有一些文献表明,陈近南不是和尚,而是道士;另一种文献(乾隆年间某个天地会会员被捕后的供述)则显示陈近南非僧非道,本是翰林院学士兼兵部尚书,因为遭到清廷的不公正对待,愤而辞职,和莆田少林寺的武僧合创了天地会。这些记载都是传说,彼此之间有差异,说明一定有一些传说不符合事实,或者所有的传说都不符合事实。

  在金庸先生笔下,陈近南原名陈永华,这不符合事实。历史上确实有个陈永华,是郑成功的得力助手,官封御史总制。他的女儿也确实嫁给了郑成功的儿子,但他从来也没创办过天地会,另外他也不会武功。陈近南可能是虚构的人物,天地会却是真实存在的组织,还发动了几次轰轰烈烈的起义,给满清的统治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最大的一次起义是台湾天地会首领林爽文发起的,林在乾隆五十一年起兵反清,次年被清廷扑灭,虽然只持续了一年多时间,却把台湾大半纳入天地会的控制之下,北起淡水,南到东港,“所过之处香案叠叠”(林爽文以顺天盟主身份发布的告示),台湾人民拿起镰刀加入天地会,占领城市,驱赶贪官,剪掉发辫,改换服式,台湾一时变色。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战争,这场战争有着无数让我们丢脸的汉奸走狗,但同时也有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共产党作为抗战的中流砥柱始终立场坚定的坚持着与日军死战到底决不姑息放纵的态度。而国民党内部因为腐败等各种原因反倒是没有我们坚定,但是这并不妨碍国军中也有曾经为了大地而抛洒鲜血的爱国志士。

作为蒋介石嫡系主力的74军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光荣的战斗历史的部队,他们在抗日战争之中以自己独特的战斗风格以及敢于血战到底的决心赢得了自己王牌部队的称号。

1943年的夏天,日本军队在眼看快速结束战斗的部署失败之后,重新开始制定战略。在日军司令部的战略图上,湖南的常德与桃源成了日军必须要占领的根本要地。常德是湘北北重镇,川贵的门户,素有“西楚唇齿,黔川咽喉”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远在海外的日本国内没有办法适时补充如此巨大的战争资源,所以日本人只能走以战养战这一条路,他们看中了洞庭湖的资源丰富,所以想要占据这里,建立一个大的后备基地,并且将国民党的第六战区大军全部封锁在湘鄂山区之中,让他们无法在开阔地区形成大规模战斗集团,打散国军之后再采取分而划之的方式一点点蚕食国军的势力,这一战略不可谓不狠毒。

国军向来不熟悉山区作战,如此一来很可能更加被动。所以74军临危受命,开往常德城,做好了与日军开展一场常德大会战。日军此次对于常德势在必得,派出了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前往常德城外,而国军也迅速调集了20万大军支援74四军。

这一次常德会战,七十四军作为战场上最锋利的一柄刀,必须要达到见血的目的,即使是不能将日军的嚣张气焰扑灭,他们也必须死守常德城,决不能丢失一寸一毫的土地,与城池共存亡已经是他们的宿命了。4月进城以后,城中还是一派歌舞升平浑然不接大难临头的气象,战前的紧张气氛丝毫没有体现,常德县长甚至还安排了宴会邀请74军的副军长余程万,来为他洗洗一路风尘。眼看一派亡国景象的余程万心中痛心,没有参加宴会的心情,他拒绝了常德县长的邀请,要求直接开始战前会议。善于逢迎的常德县长赶紧顺着这位长官的心思,再不敢有半点的奢靡之风,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展开了全市的战前会议。在会议上他就发出了“城存与存,城亡与亡”的口号!

Copyright © 2016-2025 www.huluw.com 葫芦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