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进曹营并非一言不发 曾说过一句话 但没人听

奇闻怪事 2023-03-29 11:25www.huluw.com奇闻怪事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源于三国演义,曹操集团为了得到奇才徐庶,施展了不光彩的计谋,将其骗入了许昌。尽管徐庶曾经发誓终生不为曹操集团出一谋划一策。但是,如果我们再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徐庶还是为曹操集团说了一句有价值的话。

  在小说的第39回,刘备还驻扎在新野,曹操命夏侯惇为都督,统领十万大军向其发起进攻。临行前,夏侯惇骄傲自满,说出“刘备鼠辈耳,吾必擒之”这样的大话。此时,徐庶善意地提醒夏侯惇:“将军勿轻视刘玄德。今玄德得诸葛亮为辅,如虎生翼矣。”意思就是说今天的刘备已经不是原来的刘备了,他有了诸葛亮这样的高人辅佐。您夏侯将军要想战胜刘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大家认为徐庶只是说了一句劝诫的话,算不上出谋划策。其实,劝诫之言的重要性有时也不低于单纯的谋略。劝诫之言最大的作用在于纠正人的不健康心态,让人能审时度势、谨慎从事。如果夏侯惇都听得进徐庶的话,不轻视已经有高人辅佐的刘备,那么他就不会骄傲自大,在用兵时就能小心翼翼一些,少出一点失误,这场仗还有打赢的可能,起码可以减少点损失。但是,夏侯惇根本没有听进徐庶的话,反而说:“元直之言谬矣。吾看诸葛亮如草芥耳,何足惧哉!吾若不一阵生擒刘备,活捉诸葛,愿将首级献与丞相。”战斗结束后,夏侯惇大败,他只能灰溜溜地“收拾残军,自回许昌”。

  其实,在战斗之前,诸葛亮的压力比夏侯惇更大。因为这是他出山之后的第一仗,只能胜不能败,如果失败了,恐怕他在刘备集团都难以立足。也幸亏夏侯惇将军客观上成全了诸葛亮。(原文来自今日头条)

  公元669年,唐初一代名将李绩在秘密向其弟交代完一段话后与世长辞,引得后世无数人争相探寻,这段话中究竟有何玄机?

  这李绩是何人?他是隋唐时期的一位赫赫有名的国之栋梁,被封为英国公。其原名叫做徐世勣。在唐高祖李渊时期,因有功绩,被高祖赐李姓,改名为李勣(通绩)。

  据史料记载:在李绩即将逝世前,他突然抱病起身设宴,在宴会上偷偷喊来自己的弟弟李弼,向他交待了一番话,大意是:

  我知道自己要死了,想要和你作别,却怕你会悲伤痛哭,所以只好假装病情有所好转,举办这场宴会作乐。你现在先不要哭,听我讲完这些话。我亲眼目睹房玄龄、杜如晦、高士廉等一代贤良之臣辛辛苦苦建立起门户,却都因为后辈不懂守家业,而落得一个家破人亡的下场。我现在将我这些不肖的儿孙们都托付给你,你务必要仔细应对、严加防范并且要常常视察他们的行为举止,如果有哪些行为举止不符合伦理纲常、或是私下结交一些地痞流氓等败类,你就马上对他进行处罚,可打死杀死,然后将他的恶劣行径上奏给朝廷,以免使其的劣行导致我们的家族惨遭破落倾覆……

  从这一段遗言中可以看出,李绩早已看淡生老病死,可见荣华富贵也不是他所放不下的,唯独对自己的后辈们的德行操守有所担忧。古语有言:富不过三代。李绩担心的大概是这个吧?自己的后辈们若是不孝,败坏家族荣誉,倾覆家财,那自己却不也落得房玄龄等名臣的悲惨下场?想来可叹可恨,不免要向自己的弟弟嘱咐几句。

  李绩一生料事如神,所以他由此遗言并非因其为人处世过于悲观。正是因为李绩生前曾深刻体会到帝王权术的可怕之处,才会在临死前仍对自己的身后事有所担忧吧!

  入唐为官之前,李绩曾经先后效忠于翟让和李密。虽然他忠心耿耿,为人贤良忠厚,但却几次差点丧命。之前的李绩对帝王权术并非没有加以防范,所以他才会在凌烟阁的老臣们相继退出之时,仍旧处之泰然,照样手握重权,毫无撒手弃权保身的想法。但好在李绩深谙为臣之道,十分明确自身的地位以及自己的身份,所以能巧妙地维持自己和君王之间的君臣关系,并能自如的周旋于这种微妙的君臣关系之间,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Copyright © 2016-2025 www.huluw.com 葫芦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