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情局之父杜勒斯如何创外遇过百纪录的

奇闻怪事 2023-03-29 11:25www.huluw.com奇闻怪事

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兰利市的中情局总部大厅,有一座前美国情报首脑艾伦·杜勒斯的大理石塑像,上面刻着:他的丰功伟绩将伴随我们左右。最近,彼得雷乌斯因婚外情而辞去中情局局长职务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其实,与他的前辈、有“中情局之父”称号的杜勒斯相比,他所做的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爱拈花惹草的杜勒斯甚至创下“外遇过百”的纪录。

杜勒斯出身名门,外公是哈里逊总统的国务卿,舅舅罗伯特·兰辛当过国务卿,哥哥约翰·杜勒斯后来是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国务卿,并首先提出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概念。杜勒斯1920年结婚,妻子克拉夫·托德是一位教授的女儿。但两人的生活并不幸福,克拉夫害羞内向,杜勒斯则英俊而有魅力,是勾引女性的高手。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杜勒斯和哥哥在华尔街合伙开了一家律师行,由于工作需要,他经常去国外出差。从杜勒斯写给妻子的信中可以看出,他过得很不孤单。在一封信中他写道:“我今晚带了一个长相平平、却很有魅力的爱尔兰和法国的混血女人回来,一直待到清晨。”还有一次,他的约会对象“是一位漂亮的英国女性,我们跳舞、喝香槟一直到挺晚”。他甚至写道,“鲍威尔夫人是唯一可以成为你情敌的人,她不但谈吐风趣,思维敏锐,博学多才,而且容貌秀丽……”

丈夫的外遇让克拉夫很痛苦,但内向的她最终选择宽容和容忍,听凭杜勒斯把这些风流细节告诉她。而杜勒斯出于对妻子的爱和绅士风度,也从不向任何人隐瞒已婚的事实。他甚至在一封信中告诉妻子:“我有个好太太,但是我不配拥有,因为我喜欢有其他女人做伴”。

杜勒斯有正式情妇始于1942年。那年,他加入美国战略情报局(中情局的前身),不久被派往瑞士,公开身份是“大使特别助理”,代号“110”。12月初,有人将玛丽·班克罗夫特介绍给杜勒斯。这是一名充满叛逆精神的美国女性,她的继祖父是《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出版商拜伦。由于丈夫经常不在身边,玛丽愿意“尝试一些刺激的工作”。

两人很谈得来,杜勒斯希望玛丽帮他撰写一些政治分析性文章。几天后在苏黎世湖边散步时,杜勒斯用一种直率得接近无耻的双关语提出要求:“让我们用工作来掩盖浪漫,用浪漫来掩护工作吧。”日后玛丽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对他的能力非常崇拜,完全坠入爱河”。

杜勒斯和玛丽实现了工作与爱情的高度和谐。每天早晨,他会准时打电话给她,告诉她需要翻译什么报告。为掩人耳目,两人通话时尽量讲美国俚语。每周,她会乘火车从苏黎世来到伯尔尼,在火车站对面的一家廉价旅馆住下,然后乘出租车来到他舒适的家中。白天他们一起准备给华盛顿的报告,晚上则共度良宵。

二战结束后克拉夫来瑞士与杜勒斯团聚。她知道了两人的关系,却没有出面干扰。“我能看出来你和艾伦彼此关心,我批准你们了。”妻子竟然对“小三”这样说。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两人从此成为“闺蜜”。玛丽也是唯一被杜勒斯家庭成员接受并成为克拉夫终身朋友的女人。

1953年,60岁的杜勒斯坐上中情局局长的位子。其实,中情局于1947年根据美国《国家安全法》成立时,杜勒斯就对该法的拟订以及中情局的功能提出了许多建议。中情局运作前几年各方面都不成熟,杜勒斯接手后在位9年,亲手将它从一个“孩童”培养成“成年人”,给这个机构打上自己的烙印,以至于被公认为“中央情报局之父”。有人甚至称:“中情局就是艾伦·杜勒斯,艾伦·杜勒斯就是中情局。”

这时的杜勒斯虽已进花甲之年,但依然是“猎艳”能手,社交名媛、美国驻意大利大使克莱尔·卢斯就是他的情人之一。不过,据说他与克莱尔的感情更多是一种柏拉图式的恋爱,没有像与其他情人那样的亲密行为。杜勒斯喜欢有克莱尔这样言辞犀利、见解独到的女人相伴,每当他路过罗马时,克莱尔总设法相陪。有意思的是,克莱尔的丈夫、《时代》杂志老板亨利·卢斯似乎对妻子的婚外恋并不在意,因为那时他正与杜勒斯的老情人玛丽约会。

杜勒斯征服的另一个对象是希腊王后弗雷泽里卡。那时的希腊是中情局一个重要的海外基地,而希腊大权握于弗雷泽里卡王后之手,她是未来国王的生母。杜勒斯去海外巡视时,经常要到希腊走一走,很快便与希腊王室相熟,与聪明、漂亮的王后的恋情很自然地发生了。在王后眼里,这位情报局长不仅权力大,而且很有魅力。

1958年,弗雷泽里卡王后带着孩子到美国观光游览,就在行程即将结束时,她收到美国政府出于礼貌邀请她到华盛顿做客的信件,王后二话没说就将归期推迟一周。她来到华盛顿,与艾森豪威尔总统进行会谈,由于实在没有大事可说,两人无聊地探讨了“精神价值”问题。随后,她去中情局总部拜访杜勒斯,这对普通中情局工作人员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两人在办公室里足足呆了约一个小时,这时一名助手有事敲门,没有听到反应后推门而入,发现房间是空的,但隔壁的衣帽间里却有异样声音传出,过了一会儿两人才出来。最后,尊贵的王后在中情局员工满腹狐疑的目光下离开了。在开车回希腊使馆的路上,王后道出希腊必须与美国加强关系的理由———“我们太爱那个男人了!”

在当时,杜勒斯喜欢拈花惹草并不是什么秘密,但很少见诸报端。在那时的美国记者看来,这种事根本不值得上报纸。而且许多上流社会的女性还以结识杜勒斯为荣。当旅居美国的英国女作家瑞贝卡·韦斯特被问及“是否为杜勒斯的众多女友之一”时,她回答说“不是,但我真希望是”。杜勒斯的妹妹艾琳娜曾说,爱上他哥哥的女人“起码有100个”。

嘉靖皇帝朱厚熜在位的四十五年,发生的大事不少,但是一件在此时貌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相比之下却成为了此后四百年间影响世界历史的“大事件”----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

说起这件大事,得从葡萄牙殖民者的东来说起。

1葡萄牙人会来事

明朝弘治十二年(1499年)八月,当励精图治的明孝宗君臣正苦心经营着“弘治中兴”时,远在大洋彼岸的欧洲国家葡萄牙,却爆发了一件足以改变东西方文明史的大事----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的远洋船队,经好望角进入亚洲,成功抵达印度卡特里亚港后胜利返航。至此,对欧洲人意味着巨大财富的“香料航线”彻底打开,欧洲人至今津津乐道的“大航海时代”,从此正式开始。

从这以后,当时欧洲航海最发达的俩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相继吹响了进军东方的号角。西班牙人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后,一路跟进建立据点,葡萄牙人则重点在南亚和东南亚扩张。明朝正德六年(1511年),葡萄牙人发动了对马来王国(今马来西亚)的进攻,经一个月灭掉马来王国,在当地建立据点,从此彻底控制了马六甲航线。而侵略的阴云,也渐渐笼罩向与马六甲隔海相望的大明王朝。

这几次扩张,看似和明朝八竿子打不着,其实关系颇大:因为葡萄牙造访和侵略的诸多南亚东南亚国家,都正好处于明朝“朝贡贸易”的体系下:葡萄牙征服的锡兰,古里,果阿诸国,是大明王朝的附属国。尤其马来王国,就是《明史》中记录的“满刺加国”,葡萄牙人东来之前,这些国家常来进贡,顺便做生意,而广东福建各省,也因此大获其利。而自从葡萄牙殖民者东进后,正德年间起,明朝市舶司官员们惊讶发现:往昔的很多老朋友,竟然不再来了。

而对明朝,葡萄牙殖民者其实向往已久,得到的丝绸瓷器,转卖欧洲市场谋取暴利,本身就是他们开辟欧亚航路的终极目标,在巩固了对马六甲的统治后,葡萄牙人随即将矛头对准了明王朝。而他们的手段,也是软硬兼施:先坑蒙拐骗,被戳穿后,就露出侵略的獠牙。

正德八年(1509年),葡萄牙船队第一次抵达沿海,停靠在珠江口岸,要求上岸进行贸易,在遭到当地政府拒绝后,随即占领了珠江对面的屯门岛,在岛上修筑工事,并刻石碑宣示葡萄牙“主权”。明朝正德十三年(1518年),葡萄牙船队停靠在广东怀远,他们故意穿上穆斯林的白布长袍,冒充已被灭掉的马来王国使臣,企图骗取明朝“朝贡勘合”(贸易许可证),广东当地官员几经讯问,戳穿了他们的冒充把戏。葡萄牙人随即承认自己是“佛郎机国”使臣。他们也很会“来事”,把戏“穿帮”后立刻大撒金银,贿赂广东地方官以及镇守太监,毕竟拿人手软,葡萄牙船队被允许在广东沿海停靠,船队首领佩雷斯也得以允准入京,觐见明武宗朱厚照。

佩雷斯入京“面圣”期间,滞留广东的葡萄牙人露出了“海盗”面目,他们以贸易为名,在广东沿海走走停停,所过之处皆大肆抢掠,甚至和广东当地海盗勾结贩卖人口,史载他们“大造火铳,劫掠村镇”。当地乡民怨声载道,纷纷向官府告状,但广东镇守太监陈伦和布政使吴廷举收了葡萄牙人钱,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正德十五年(1520年),佩雷斯至南京觐见正在“南巡”的朱厚照,他这次的情报工作做得好,连明武宗身边的近臣底细,都摸得一清二楚。先送重礼结好了朱厚照的宠臣江彬,继而又送给朱厚照西洋火铳等礼物,这下可投其所好,讨得朱厚照龙颜大悦,不但慷慨赏赐了大笔金银,更发给了葡萄牙人“贸易勘合”。也就是说,允许葡萄牙入贡,与明王朝进行贸易。

期间广东御史邱道隆曾上书揭发葡萄牙海盗肆虐广东沿海以及贿赂镇守太监的事实,却不了了之。佩雷斯在南京停留近一年,直到朱厚照结束南巡后才启程离开。

应当说这次作为使者的佩雷斯,任务完成的不错,虽然中间不少不愉快,但贸易权拿到手,如果能正常交易,肯定能获得不错的利润。

怎料人算不如天算,归京后的朱厚照不久后病死,其宠臣江彬被逮,江彬罪状里,其中一条正是“里通外夷”,此时佩雷斯正走到福建,立刻被福建地方官逮捕,押送到北京后经审判流放西北,从此下落不明。

不久后嘉靖皇帝朱厚熜抵京即位,登基后第三天,就收到了“满刺加国”王子的诉状,细陈了“满刺加国”遭葡萄牙平灭的经过,请求明朝助他复国。朱厚熜虽然对“复国”毫无兴趣,但礼部尚书毛澄认为葡萄牙人在广东“久滞不去,有觊觎之意”,引起了明朝上下的警觉。而广东御史邱道隆那份被朱厚照“留中”的奏折,更令朱厚熜阅后震怒。正德十六年(1521年)八月,朱厚熜下旨,命广东地方官驱逐葡萄牙人,先前曾收受葡萄牙人贿赂的镇守太监陈伦等人也被下狱。消息传出后,葡萄牙船队首领卡尔佛立刻将舰队集结在屯门岛,企图负隅顽抗。由此,揭开了中世纪东西方之间第一次海上较量---屯门海战。

2屯门血战国威扬

明朝翻脸后,葡萄牙人也厚起了脸皮,对明朝官员的警告置之不理,打算也占了屯门岛再说。

葡萄牙人敢赖在屯门岛,自然是有资本的。自达伽马开辟“香料之路”后至此时,他们一路向东扩张,连续平灭东非,南亚,东南亚多个小国,尚未遇到敌手。明政府翻脸后,葡萄牙人也火速做出了应对,不但在屯门岛上构筑火器工事,且又调来三艘重型战船助战。此举更招的素来以“天朝”自居的明朝方面大恼,明朝也立刻开始了战备工作,广东海道副使汪鋐临危受命,担起了收复屯门,驱逐葡萄牙船队的重任。

汪鋐受命后,一面命令沿海渔船全部停止出海,断绝葡萄牙人外援,一面招募民兵以及曾在葡萄牙船队中帮佣的水手,探知葡萄牙船队内情。八月三十一日,汪鋐遣使至屯门再次向葡萄牙人宣召,勒令他们立刻撤离。遭葡萄牙首领卡尔佛野蛮拒绝。忍无可忍下,次日明朝广东水师全力进攻,遭葡萄牙三艘重型军舰火力打击。彼时明王朝海疆承平日久,主要的对手多是沿海海盗及倭寇,因此多以中小型战船为主,难敌葡萄牙船队的巨炮重舰,虽然汪鋐本人身先士卒,亲率旗舰猛冲,却还是被葡萄牙人猛烈的炮火打了回来。伤亡惨重下,明军不得不暂且撤兵。

Copyright © 2016-2025 www.huluw.com 葫芦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