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塞尼亚战争经过:为何会发生三次美塞尼亚战

奇闻怪事 2023-03-29 11:26www.huluw.com奇闻怪事

  第一次

  第一次美塞尼亚战争发生于公元前740~前720年间(一说前743~前724年间)。斯巴达借口发生边境冲突而突然兴兵入侵,美塞尼亚奋起应战。斯巴达军队攻城不下,转而侵掠农村,他们赶走牲畜、掠取谷物,但并不毁坏树木和房屋。美塞尼亚人3年后发起反攻,双方多次激战,各有胜负。到战争的第13年,美塞尼亚人选出一位英勇的国王,予斯巴达以重创。,斯军英勇顽强,善于坚韧苦战,美塞尼亚终因国力耗尽,饥荒流行,国王自杀殉职而战败。少数美塞尼亚人远走他乡,大片国土沦落斯巴达之手。但美塞尼亚人不甘屈服,60年后又举行反抗斯巴达奴役的武装起义,遂演变成第二次美塞尼亚战争。

  第二次

  第二次美塞尼亚战争发生于公元前660~前645年间(一说前685~前668年间)。当时,美塞尼亚人出现了一位杰出的青年领袖,名叫阿里斯托梅尼斯,他领导美塞尼亚人举行了反抗斯巴达人的大起义。群众推他为王,但他不就王位而只接受大将军之职。他与阿卡迪亚一些城镇结盟,领导义军多次重创斯巴达人。斯巴达伤亡惨重,士气沮丧。几乎无心恋战。为镇压起义,斯巴达向希腊其它城邦求援。到第三年,由于盟军背叛,美塞尼亚人被迫退守山区,并坚持斗争11年。当斯巴达最终镇压了起义并结束第二次美塞尼亚战争之后,所有美塞尼亚国土都被当作斯巴达土地而由其“平等人”公民占有,所有美塞尼亚人则被作为希洛人遭受奴役。第二次美塞尼亚战争后,斯巴达进一步强大起来。由于拥有当时号称无敌的陆军,他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已成霸主。

  原来可以和他分庭抗礼的大邦只有亚尔果斯,但亚尔果斯已降为二流城邦,虽和斯巴达有仇却无力挑战,科林斯和西夕温等城邦也先后落入斯巴达的控制之中。到公元前6世纪后半期,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各个城邦,除亚尔果斯和西北部的阿卡西地区外,都被斯巴达纳入了由他组成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之中。与此,为了巩固对美塞尼亚的占领和对希洛人的镇压,斯巴达的寡头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斯巴达人同希洛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他们迫使希洛人身穿标志卑贱的衣服,不许他们有任何独立人格的表现。不论有错无错,希洛人每年都要按时挨打,为的是让他们牢记自己的奴隶身份。斯巴达政府还常把青年公民组成小队,到希洛人村庄侦察,白天探查寻找希洛人中壮实勇敢或有反叛之心的人,夜晚就以突然袭击方式把这些无辜者处死。每年新当选的监察官上任,要举行对希洛人的“宣战”仪式,既经宣战,希洛人便是敌人,可以任意屠杀,也不必担心任何宗教忌讳。斯巴达对希洛人的残酷镇压和迫害,终于迫使遭受奴役的美塞尼亚人揭竿而起,从而爆发了第三次美塞尼亚战争。

  第三次

  第三次美塞尼亚战争发生在公元前464~前453年间(一说前464~前455年间),它是古希腊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当时斯巴达发生强烈地震,希洛人即利用震后混乱时机揭竿而起,声势浩大,迅速席卷斯巴达全境。斯巴达奴隶主和那些自称为平等人的武装到牙齿的斯巴达公民,面对如此规模的起义束手无策,急忙向伯罗奔尼撒同盟各邦甚至向宿敌雅典求援。迅速集结的起义大军把矛头直指斯巴达城、斯巴达人付出惨重代价才保住了自己的首府。起义军在希腊各邦奴隶主的联合镇压下退守伊托木山,在那里构筑要塞,建立根据地,并坚守10年,终于迫使顽固的斯巴达奴隶主求和,让起义军(斯巴达人称之为美塞尼亚人)离开伯罗奔尼撤半岛。他们渡海西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北端落脚,建起自己的城邦赞克洛伊,此城后改称墨萨拿,即今日的墨西拿。第三次美塞尼亚战争以起义军的胜利而告结束。

在我们的印象中,战争似乎都是残酷的。古时候打仗,动不动就斩杀多少万人,比如秦赵长平之战斩杀四十万人,楚汉争霸时候的项羽坑杀秦三十万降军,所以,战争一定要杀人,并且还不少,一定是打得你死我活,一定是一方干掉另一方。即使到了近现代的一、二次世界大战也是残忍、残酷的,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并且更加残暴血腥,比如臭名昭彰的集中营、渣滓洞、细菌武器等等,惨绝人寰,毫无人道可言,只有杀人与消灭。

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战争,杀人、兼并、消灭。在我国古代春秋的时候,战争完全不是这个样子,春秋时候的战争我称之为“有意思”,那么,怎么有意思?

春秋时期的战争是非常讲究规则和礼仪的,就相当于现在的打篮球赛、踢足球赛一样,目的是比高下,不是杀人,也不是兼并灭国。流程一般是这样的。

,要师出有名。就是你要去攻打别国,要有理由,你为什么要去打别人,比如现代的美伊战争,美国打伊拉克是因为萨达姆独裁专制,伊拉克人民水深火热,并且有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威胁人类安全。这就是师出有名。

,要光明正大。春秋时候战争是不容许趁敌国国君去世举办丧礼的时候,也不准趁敌国闹饥荒的时候,换句话来说就是不能趁机搞偷袭,不能用下三滥的手段,要光明正大,要用正当手段。

第三,不斩来使。这条规则,都知道。春秋打仗的时候,交战双方都要先派出使者交涉,陈述交战的理由。

第四,战争有时限。跟现代的踢足球比赛一样,有时限,并且中途还休息,春秋战争也是,原则上只打一天,分出胜负即可。

第五,战争的地点有讲究。春秋打仗一般只能在边疆,国境线附近,双方的军队拉到各自的国境线,所以打仗的战场也叫疆场。

第六,战争讲究规则。比如打仗的时候如果看到对方的国君,不能攻击,并且还要行礼。

比如还有条规则叫“不鼓不成列”。要等双方排兵列阵好了后,才能开打,也就是说别人没准备好,就不能开打。左丘明的《左传》记载这样一个故事,公元前638年,宋楚争夺中原霸权,双方战于泓(今河南柘城县)。当时宋国的军队已经列阵完毕,严阵以待,只等进攻了,楚国的军队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宋襄公的手下子鱼请战,宋襄公说,“不行”,等楚国的军队完全渡过泓水还未列阵好的时候,子鱼又请战,宋襄公还是说,“不行”,楚国的军队列阵完毕,双方开战,宋军大败而归。

后来国人都怪宋襄公,宋襄公说“君子不重伤,不禽(擒)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翻译过来就是君子作战,不打受过伤的人,不俘头发斑白的人,不凭借险隘的地形,我即使成了亡国之君,也不愿意攻打还没有列阵好的敌人。这就是不鼓不成列。

Copyright © 2016-2025 www.huluw.com 葫芦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