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戬的三尖两刃刀和如意金箍棒相比哪个更厉害

奇闻怪事 2023-03-29 11:26www.huluw.com奇闻怪事

  七十二变和八九玄功,天眼和火眼金睛,三尖两刃刀和如意金箍棒。

  孙悟空和二郎神除了相貌截然不同外,法术、兵器和武功都十分接近。

  那么,两人的武器究竟谁的更厉害?

  先说如意金箍棒,西游记上有明确的描述:棒是九转镔铁炼,老君亲手炉中煅。禹王求得号神珍,四海八河为定验。说明金箍棒的设计用途是一把尺子,而不是武器。当然,现在我们到文具店买一把铁尺一样可以当武器,但是严格来说,它首先是一把尺子,和卷尺一样具有伸缩功能。

  再来看三尖两刀,西游中原著中有一个习惯——出现一件神器的时候,必然配一道介绍来历的诗。但是二郎神出场时,并未有什么描述。那么我们再看《封神演义》,《封神演义》写道(二郎神追妖怪追到一个山洞中)只见里边黑暗不明。杨戬借三昧火眼,现出光华,照耀如同白昼。原来里面也大,只是一个尽头路。观看左右,并无一物,只见闪闪灼灼,一口三尖两刃刀,又有一包袱扎在上面。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看出,三尖两刃刀应当不是太上老君帝级别的武器,因为有一个包袱”扎“在上面,说明包袱是没有经历多少岁月,而且太上老君也犯不着用包袱装东西。再加上《西游记》中杨戬出场时,别未对他的武器有任何介绍,说明三尖两刃刀并非出自名人之手。

  但是,普通兵器师能不能打出好兵器?

  看战绩,《小圣施威降大圣》中原文:

  他两个这场好杀:昭惠二郎神,齐天孙大圣,这个心高欺敌美猴王,那个面生压伏真梁栋。两个乍相逢,各人皆赌兴。从来未识浅和深,今日方知轻与重。铁棒赛飞龙,神锋如舞凤。左挡右攻,前迎后映。

  ”左挡右攻,前迎后映“说明如意金箍棒和三尖两刃刀是有过多次互相撞击的,但是结果如何?看原文:

  真君与大圣斗经三百余合,不知胜负。那真君抖搜神威,摇身一变,变得身高万丈,两只手,举着三尖两刃神锋,好便似华山顶上之峰,青脸獠牙,朱红头发,恶狠狠,望大圣着头就砍,这大圣也使神通,变得与二郎身躯一样,嘴脸一般,举一条如意金箍棒,却就如昆仑顶上的擎天之柱,抵住二郎神。唬得那马流元帅战兢兢摇不得旌旗,崩芭二将虚怯怯使不得刀剑。这阵上,康张姚李、郭申直健传号令,撒放草头神。

  说明在孙悟空和二郎神看来,数次撞击之后,如意金箍棒和三尖两刃刀是势均力敌的,因为两人都没有惧意和退意。但是在双方的手下看来,二郎神是占优势的,因为”马流元帅战兢兢摇不得旌旗,崩芭二将虚怯怯使不得刀剑“康张姚李、郭申直健传号令,撒放草头神”,但是这个优势有可能是武器的优势,也可能是武功和法术的优势。再加上悟空和二郎神自己的反应,所以我们认为在物理强度上,三尖两刃刀和如意金箍棒是不相上下的。

  再往下看,孙悟空看到手下挡不住天兵天将了,感受到压力,想变化逃走。原文写道“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做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作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而二郎神追悟空时,这样写道“二郎圆睁凤目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就收了法象,撇了神锋,卸下弹弓,摇身一变,变作个饿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

  注意,悟空在变化时,把金箍棒藏在耳内,而二郎神是“撇了神锋,卸下弹弓”。说明三尖两刃刀不具备大小变化的功能,否则身在战场中的二郎神不可能丢下武器。 当然,有人会说“撇”是收了三尖刀法像的意思,那么我们往后看。孙悟空跑到二郎神的老家,灌江口。二郎神在战场中找不到他,于是去问李天王,原文:真君道:“天王,曾见那猴王么?”天王道:“不曾上来。我这里照着他哩。”真君把那赌变化、弄神通、拿群猴一事说毕,却道:“他变庙宇,正打处,就走了。”李天王闻言,又把照妖镜四方一照,呵呵的笑道:“真君,快去!快去!那猴使了个隐身法,走去营围,往你那灌江口去也。”二郎听说,即取神锋,回灌江口来赶。

  注意,原文特意写明二郎神取了神锋后,再赶往老家。由此可以证明,三尖两刃刀确实不具有神器最基本变化的功能,也可以说不具有什么魔法功能。因为西游记中几乎没有写过其他神仙的兵器需要“撇下”再“取回”。因此,可以证明,三尖两刃刀应该是一位人间的兵器大师所铸兵器,并无半分法力,但是质地非常好,物理强度并不比太上老君铸的仙界神兵差。而如意金箍棒是太上老君铸的尺子,可能是为了方便携带,所以太上老君加上了伸缩的功能,说白了,就像现在的卷尺的设计目的一样。而这也再次证明:二郎神的武功和法术是强于孙悟空的。

  至于慈禧,是“老妖婆”,还是“不同寻常的太后”;是地地道道的卖国贼,还是多让大清王朝多延口残喘30年之久的救世主……正所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回眸最后一天的慈禧,如今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跟随镜头,用眼去观,用耳去听,用手去触吧。

  1908年,11月15日。凌晨时分。慈禧像往常一样,起床,即所谓“请驾”。昨日,也就是14日,光绪帝驾崩。慈禧终日忙碌于料理光绪帝的后事,没能多加休息,很晚才休息。

  不知为何,慈禧太后的气色非但未有损,反而越发的好了。起床后,便到了梳洗时间。宫门外,专门伺候的太监早已静候多时,譬如,专管梳头的太监。因为慈禧太后特别注重养护,故每日用于梳妆台上面的时间很长。

  梳洗完毕后,一太监喊道:“打帘子。”专门此事的太监便连忙打开帘子。与此同时,在场的所有太监皆闻声跪拜,齐呼“老祖宗吉祥”。其后,用丰盛的早餐。

  早上六时。慈禧开始召见军机大臣,共与皇后(按:即光绪帝之妻,叶赫那拉氏,也就是日后的隆裕太后)、监国摄政王载沣等人洽谈多时,后以新国君的名义下诏书,尊慈禧太后为太皇太后,又尊皇后为太后。

  正午午时。起初吃午饭时,慈禧还好好地,可吃着吃着,便开始头晕目眩,且这一状况持续了较久。人将逝世时,当事人多了然,便晓得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故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并敲定太后管重要之事,监国摄政王裁定。

  发完上谕后,慈禧病情越发加剧,便命令军机大臣起草遗诏。军机大臣将起草的遗照呈上后,慈禧阅后,改了几处,譬如“不得不再行训政”与“回念五十年来”云云。

  说罢,她又对身边人说道:“我毕生垂帘听政数次,不了解的人认为我是贪婪权力,实际上是迫于时势不得不做出此决定。”此时的慈禧还如素日一般,头脑清晰,神志清醒,旁人观之为和蔼可亲。

  没过多久,她便开始逐渐昏沉起来。后倏忽,眼睛又开始炯炯有神,可这一情形未能维持多久,可见这是回光返照。

  慈禧对这个自己执掌大权好久好久的大清王朝扔出最后一句话:“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自我以后,任何女子不得干预国事,必须好好维护本朝家法,尤其是严防太监专权!明末之事,一定要引以为鉴)!”

  下午五时。慈禧张着嘴,面南逝世。对于慈禧,我不会玩邯郸学步,搞所谓盖棺定论,只是简单地说一说自己的一些看法与感受罢了。作为统治者,都不愿看到自己被外人欺负,内政被干涉,领土被占领,信誉被丧失,慈禧太后自然跳出这些昔日定律。

  慈禧老练,迷信,也懂得学习西方,也爱民,且绝不能容忍任何与自己相悖的分子存于眼帘之前,谁数落自己专政,要夺自己的权,就跟谁急。

  慈禧日后推行的所谓新政,与康有为、梁启超所推崇的戊戌变法,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只不过作为当事人,慈禧不承认罢了。谄媚外国,苟且偷生,割让领土,这是“千古骂名”,这也是钉在耻辱柱上的雪耻。

  在笔者看来,慈禧是个女强人,本来应是一枝花,却被推上了砧板,变成了一棵世人皆视为“救命稻草”的所谓稻草。

  过去的都将过去,历史最大的价值不是忽悠与愚弄,而是让我们如今这些晚辈,再读时,再晓时,懂得一些道理,让我们可以在现在的基础上活得更好,更幸福,才是最大的价值。

Copyright © 2016-2025 www.huluw.com 葫芦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