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实行的非升即走

奇闻怪事 2023-07-11 20:19www.huluw.com奇闻怪事
        不久前, 复旦大学数学系发生的一起刑事案件,让国内大学“非升即走”的用人机制陷入了争议。我突然想到,所谓的“非升即走”,即tenure track,在德国也是这几年才兴起的。
01、传统上,德国大学以教席制为主,即一个终身教授掌管并领导一个教席,支撑起一个研究方向。教席底下招几名研究人员,无论是博士生还是博士后,统称为wissenschaftliche Mitarbeiter/in, 直译为“科学工作者”,中文里有时为了便于理解也翻译成“助教”。
但这里所谓的助教在德国是工作职位,不是职称,并且绝大多数的助教合同是有限期的。助教在为教席服务的同时,还要挤出时间完成自己的博士或博士后论文。助教在德国绝不是有编制的铁饭碗,而是科研临时工。
拿到博士学位后如果想当教授,博士们在传统体制内还要完成一个“教授资格训练” (Habilitation),即在接下来的五六年里再写一本学术专著,并累计完成规定内的授课量。完成教授资格训练的,才有资格参与教授评选。注意,只是有资格,并不代表着一定会成为教授。
为了防止学术上近亲繁殖,做完教授资格训练的人不能申请本校的教授位置,而是要去别的学校。在等待成为教授的岁月里,可以获得“编外讲师”(Privatdozent)的头衔,可以在大学授课,但只能拿微薄的授课费。
教席和编外讲师制度在洪堡时期有很大先进性。教席制赋予了教授独立研究的权力,免受国家干涉,而编外讲师为教授职位提供了人才后备资源,并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学问补充大学里的现有课程,开拓学生的眼界。
然而,这一传统制度发展到今天,却已被诸多诟病。
02、在德国传统的科研职场路上,从拿到博士到成为教授,没有一条清晰的上升轨道。德国的体制被戏称为“Alles oder nichts”,即“所有或没有”,也就是要不成为教授,要不什么也不是。没有中间站。
如果拿不到终身教授的位子,就只能在各种助教合同间奔波,或转作大学行政或服务类工作。这样的体制,自然限制了人才的流通。在海外精英大学拿到博士学位的德国人也不愿意回来,造成人才流失。
为了给年轻的科研人员创造更多的上升空间,德国大学做出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一项就是于2001年起设立了“青年教授”(Juniorprofessor)的头衔,目标是让年轻的科研人员可以更早地开始独立研究,并跳过了“教授资格训练”这项多余的步骤。
另一项措施就是tenure track,是2002年开始借鉴美国模式引进的,国内称为“非升即走”。
而德国的“非升即走”制度,也有真假之分。假的“非升即走”只是提供能成为终身教授的可能,到时有没有教授位子并不确定。而真的“非升即走”,只要阶段评估达标,就可以成为终身教授。
为了避免大学浑水摸鱼,德国高校联合会(DHV)要求大学在招聘时,必须写明自己的“非升即走”是“真的”还是“假的”。
真的“非升即走”合同一般最多6年,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3到4年,然后需要进行中期评估。评估达标,即可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达标后,即可成为终身教授。
虽然我在这里用了“非升即走”这个表达,但“非升即走”在德国是被当作一种“希望”引进的,其重点在于“升”,而不是在于“走”。比起传统的毫不稳定的“科学工作人员”职位,tenure track对德国科研人员来说是一条相对可以规划及透明的上升渠道。
据2017年的统计,德国98%的非升即走中期评估都是积极的,也就是可以进入第二阶段。我曾采访过的一位图宾根大学的教授告诉我说,“只要中规中矩地完成每一阶段的科研任务,上升一般是没有问题的。”
03、“非升即走”虽然在2002年就被德国大学引入,但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执行起来却拖拖拉拉的。这里有两个原因:
一,大学没钱。和我国一样,德国高校以公立大学为主,大学财政主要靠所在的联邦州按学生人数拨款。
与此同时,德国大学的教授职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终身教席的数量就那么些个,要想成为教授,只能等老教授退休。而大学又没有经费为非升即走渠道过来的人额外设置终身教授职位。
二,法律限制。大学在德国属于各州管辖事物。在某些州,一旦终身教授的职位空缺,大学必须按法律规定向全社会招聘。
这样一来,已进入非升即走体系的助理教授或副教授仍然要和其他候选人,如前面说过的编外讲师,青年教授或课题组负责人(Gruppenleiter)竞争。这也就是前面说的假的“非升即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德国政府于2017年开始,由联邦拨款,资助“非升即走”项目。在该项目下,联邦政府拨款10亿欧元,于2017年和2019年分两轮资助了1000个“非升即走”的教授职位。
“非升即走”在德国的推进,对上升空间逼仄,生活不稳定的科研人员来说,可以说是一种福报。
04、总结看来,同样是舶来品,同样是起步困难重重,同我国相比,德国的“非升即走”执行起来有以下几点不同:
一,强大的第三方监督机构如德国高校联合会(DHV)可以要求大学招聘时必须注明真假“非升即走”,以免事后产生欺骗行为。
二,国家财政只用于“非升即走“的专项拨款弥补了大学财政的不足。
三,学术界本身的价值观取向避免了大学为了论文发表,疯狂招人。
就这点,我再多写一些。
虽然发表论文在评定学术成就上十分重要,但德国学术界明确抵制海量发表论文(Publikationsflut)。
德国研究联合会(DFG)是德国科研人员申请研究经费的核心机构,该机构在2010年2月曾发表新闻通稿,表明了对论文“要质量,不要数量”的态度,并制定了相应的规则。
        比如,科研人员在申请研究经费时,只需在简历里标注自己最重要的五篇论文,而非所有论文。以此,德国研究联合会在进行评比时,对比的是申请人的论文发表质量,而不是谁发表了更多的论文。我国和德国同为公立大学体系,德国学界的做法,也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考。毕竟,能让科研人员安心地做学术,让科研回归它应有的平静的品质,将会是科学研究最大的福报。

Copyright © 2016-2025 www.huluw.com 葫芦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