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阻击战牺牲多少人

奇闻怪事 2023-08-03 07:30www.huluw.com奇闻怪事
        塔山kmt要被吐槽的地方太多。
1.塔山与其说是阻击战,不如说是堵击。东野在南下北宁线的时候计划讲锦州锦西实施分割,各个吃掉。但是考虑到葫芦岛是kmt东北重要补给基地,而且是海港,不好吃掉,所以先吃锦州。后来炮党计划增兵葫芦岛,东野又再次变更计划,由四纵十一纵加两个独立师堵住炮军。塔山阻击战一直说东野是两个纵队加两个独立师。但前期战斗主要是四纵守备的高家滩、塔山、白台山一线,国军在锦西一线主要是阙汉骞的54军和暂62师。而且暂62师原本防守的就是塔山,结果9月28日一夜就被共军夺了去,当时国军害怕共军进一步围攻锦西,于是一通抢修工事,就是不敢反攻一下。而此时东野四纵的主力正在忙着解放兴城(宁远卫),11纵还远在冀东的昌黎。10月6日和7日四纵部队才陆续运动到塔山开始构筑防御工事,而11纵当时仍在锦西以南。
2.提到塔山书上常说的一句话叫塔山无险可守,但实际上是言过其实的。塔山村面向国民党军进攻的方向是30米宽的饮马河,射界十分开阔,便于共军发扬直射火力,村子背靠着海拔42米的小山,小山东西两侧陡峭,紧挨着是平坦的田地,从侧面攀登难度较大,南北向是大缓坡,山坡从山顶经塔山村一直延伸到饮马河边,整个山坡的最低点就是河对岸国军的进攻出发地周流河子。虽然说国军控制的大小东山和影壁山能够俯瞰塔山村,但塔山背后的上坎子、苏家屯一线是一直延伸到高桥的连绵丘陵,共军隐蔽在丘陵背后的预备队和炮兵国民党兵是看不到的。而受限于地形,国军每次进攻前都要在饮马河对岸展开兵力,甚至54军的炮兵需要在海滩展开,才能支援进攻。这些在白天都是塔山共军能一览无余的。塔山东侧的空地宽度约一公里,仅挨着京奉铁路(北宁线),铁路已经被四纵扒掉,整个路基被挖空形成运动通道,共军还在路基两侧开了大量射孔,与塔山守军形成了对这片开阔地的交叉火力封锁,同时共军利用铁路俩侧蒋军丢弃的碉堡和铁轨枕木,在铁路桥一线修建了坚固的前沿工事。铁路桥向东几百米是高家滩村,村子一面临海,面相国军进攻的方向遍布滩涂和水坑,视野也很宽阔。塔山向西的空地被更西侧的白台山控制,白台山再向西连接红螺砚山已经完全是山地地形。同时,塔山正面宽度太窄,从打鱼山到白台山宽度不到8公里,防线总宽度11公里,实际上由于打渔山和高家滩之间隔着几百米的滩涂,在涨潮后又会被海水淹没,而白台山附近已进入山地,双方攻防的重点就是塔山村周边三公里的地段。这样的地段大兵团根本展不开,而饮马河与影壁山之间的空地狭小,同样也摆不开后续部队。在这样的地形下,如果说塔山是天险,那是胡扯,但如果说塔山无险可守,那除非说这话的人开的是高达不用走。既然如此,为啥我国军史书籍文章一概说塔山无险可守?因为这是引用了国军的“名人名言”。“塔山无险可守”原文出自侯镜如回忆录,据侯镜如回忆,此名言出自国防部战地视察组第四组组长罗奇“罗千岁“之口。既然敌人都这么谦虚说塔山无险可守了,共军凭啥不认呢。问题是塔山的地势比号称”第二凡尔登“的配水池强的不是一星半点,共军工事的坚固和复杂程度也远高于配水池,结果国军这种当年淞沪会战翻个栅栏都能死伤惨重、江西剿共遇到个原木机枪堡都啃不下的军队愣是说无险可守,那只能说明是国军瞎。
3、前面说了,国军初始防御部队是54军和暂62师,因为怕被共军夺了葫芦岛,初期采取守势,只能等援军。那么援军在哪?国防部三厅一开始计划调动13、16、39、62军在山海关附近集结,然后一路打出关去,但13、16军是蒋记在华北的精华部队,负有守卫北平的责任,一旦出击,就得从从绥远调动傅作义部东撤,而傅系看家部队35军和暂3军(104军)就得向平津收缩,同时由马鸿逵部进入绥远。这一计划意味着傅作义不仅要丢掉绥远老家,连原来归自己指挥的13军和16军都被老蒋收回了。于是一通扯淡之后,国军决定调唐山的92军和山海关的86军去葫芦岛,再从山东抽调2个军会同阙汉骞部一同组成东进兵团。而防守山海关的任务改由62军负责。但是林伟俦兴冲冲带着62军赶到山海关接防,86军却死活不动,结果62军自己被打包上船运去了葫芦岛。而92军军长正是侯镜如同学。一年前的47年10月侯同学的21师在”铁路南站通北站“的北宁线打通作战中在义县刚刚被共军重创了其起家部队21师,现在听到让他再次出击北宁线头都大了,于是想借口守卫冀东不去,怎奈老蒋逼得紧,只好带着21师磨磨蹭蹭出发了,其余部队继续留在华北打酱油。而山东方面仅派出了39军。但39军是李弥第八军派生出来的部队,李弥拖拖拉拉不肯放39军走,直到10月16日才到达葫芦岛,而锦州已于10月15日被共军攻克,解放军正准备调头向东围歼廖滚筒,东进已无意义。国军号称11个师的东进兵团实际上真正上场的就是54军第8师、暂62师以及62军151、157师和95师(95师自己挂了个独立的名号不听62军指挥)。在1947年秋共军秋季攻势之后,国民党军在东北便失去了主动性,守点怕被围,增援怕被歼灭。此番援助锦州kmt还是废了一番苦心的,林伟俦62军是粤军老底子,范汉杰在入黄埔之前又是粤军旅长;而独立95师的后台罗奇与92军的侯镜如又都是李仙洲的老部下,与范汉杰同属胡宗南系,甚至54军第8师也是胡宗南系部队。国民党指望利用乡情、同学之情、派系利益来驱动国民党军救出老长官、老学长、老乡。但实际上却更加重了指挥的混乱。葫芦岛本来有一个前线指挥所主任陈铁,但陈是卫立煌的人,老蒋不放心,就命令侯镜如指挥,侯镜如到场前由林伟俦代行指挥权。但林伟俦粤军杂牌指挥不动土木系的干将阙汉骞,前两天的实际的指挥权落在了阙汉骞手里。阙汉骞是陈诚系,为了保存实力只派第八师和没娘的暂62师打头阵。而侯镜如到位后,因为只带了21师,加上对援助锦州完全没有信心,结果指挥权落到了罗奇手里。罗奇又一心想让独立95师出风头,于是在10月12日停了一天攻势等95师适应战场。 这种情况造成了除了独立95师,大家都不想玩命,而独立95师又因为太玩命了,玩起了人海战术,结果战役结束时一个师级编制收容成一个团撤回了华北。
4.这里要单独说一下独立95师。独立95师因为披了个赵子龙师的马甲所以这几年越传越火,结果越传越邪。这里对独立95师的几个段子进行一下勘误,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指教。传闻一:独立95师是粤军老底子。独立95师其实不是粤军,而是中央军化的马家军。当初马鸿逵背弃冯玉祥投蒋,部队被蒋收编成35师,留在河南帮蒋介石打中原大战。中原大战后蒋介石玩釜底抽薪任命马鸿逵为宁夏省主席,部队则要留在河南。马鸿逵也不愧是釜底抽薪的高手,借口需要有人扈从,连夜抽调了五个团精锐跑回宁夏,留下四个团老弱在河南。后来老蒋觉得没意思又把35师的番号还给马鸿逵,留下的四个团则和新40旅合编成95师,95师第二任师长李铁军和第三任师长罗奇都是胡宗南系的人物。抗战期间先后隶属于kmt中央军的92军和37军,后来37军解散,被调入粤系62军。传闻二:在华北抗日未丢过一挺机枪。其实原话是在华北未丢过一挺机枪。抗战时期95师先是在河南后来去了南方,从未到过华北。所谓在华北未丢机枪是因为抗战结束后晋察冀进行了大裁军,后来解放战争开打后经历了大同集宁战役和张家口战役两次失败,野战军解散。而晋冀鲁豫部队又南下大别山,华北共军兵力空虚,95师在保定徐水和冀东都没捞到大仗打,没有较大损失也是正常。但是国军热起来之后,网上以讹传讹,最后在华北缴共未丢过机枪成了抗战未丢一挺机枪。传闻三:独立二字的来源。独立95师在48年夏曾一度由华被剿总直接指挥,但当时隶属关系并未变化。只是中央军出身的95师不甘心被杂牌62军指挥,又有老长官罗奇撑腰,w索性就自称独立。但实际上塔山之战95师仍在62军系列之内。罗奇和侯镜如也是在62军指挥所向95师发布的命令。传闻四:赵子龙师。炮党炮军从未正式授予过独立95师赵子龙师的称号。据说是因为抗战结束后该师参加国民党军当阳校阅,因表现良好被称为当阳部队。然后该师就自行将自己与当阳长坂坡救主的赵子龙联系上了,再后面越吹越勇,连共军都知道了。传闻五:95师在塔山玩排队枪毙。这个传闻是受了电影大决战的影响。影片当时为了突出炮军的进攻气势,故意让参演部队排出方阵,再配上装逼的鼓点,形成黑云压城的视觉效果。实际上95师再傻也不会用这种一发炮弹灭一个连傻x队形进攻。国军用的是波浪战术。波浪战术讲究进攻部队分成多个波次,第一波与敌陷入交战时第二波就出发,第三波在集结地整队,然后第一波退回来之后带到集结地再整队再出发,如此反复循环。目的就是在前线形成连绵不断的攻势,以肉盾掩护来缩短下一个攻击波的接敌距离,直到将敌人拖入近战和肉搏,最后用人数优势堆死对方。这玩意说的高大上,其实就是四个字:人海战术。一位友人曾经开玩笑说,人海战术必须在人比枪多,枪比子弹多的情况下才能生效,而这正好适合旧中国军阀混战时的特点。而最精于此道的就是炮党名将白崇禧先生。白将军在北伐中不仅经常玩人海冲击,还推陈出新搞出了波浪攻势,超越攻势,滚筒攻势等伟大变种。这也是桂系为啥自北伐之后就越来越不灵的原因。红军时期其实共军也比较惧怕陷入此类打法,34年桂军用此类战术在枫树脚堆死了陈树湘,36年马家军又用相似打法堆死了董振堂。但是,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共军炮弹管够了。发现国军人海战术后,共军迅速命令二线炮兵对国民党军第二梯队实施拦阻射击,同时以重炮群压制国民党军集结地。而国民党军的前线攻击波则结结实实的一头撞在了共军密集的机枪攒射中。四纵甚至将高射机关炮推到一线阵地侧后方,对着国民党军进行直瞄打击。一线的国军被机枪压在土坎下动弹不得,想撤退又被炮火封锁。这时共军一喊话,心里攻势立马奏效,甚至发生了一个人靠喊话俘虏一个班的奇事。
5、国军对共军兵力、部署情况完全靠猜,信息失灵到了瞎的地步。首先是国民党军在得到了共军炮兵已经大幅强化,纵队设有炮兵团、师有炮兵营的情况后,仍然认为共军一个纵队只有一万多人,也因此,国军在得到共军南下北宁线部队大致名称后,认定共军南下数量为十万,但共军一个纵队兵力已达4万,南下总兵力已超过35万。国军在得知共军守备塔山的为东野第二兵团后,想当然的将程子华兵团的指挥员误认为曾克林和萧华。不仅情报工作拉跨,战场侦察也完全靠蒙。前面说了,共军9月28日就夺了塔山,四纵从9月7日开始抢修工事国军竟一无所知。更是想当然的认为塔山周围没有树林,无法提供修建工事的木料。谁知共军把京奉铁路的铁轨枕木扒了,当地老百姓打开地窖把藏在里面的木料拿出来、甚至把家具和棺材都捐了给共军修工事。然而就这么大的动作,国军还是看不见。据侯镜如回忆,独立95师的朱师长说: 侦察地形时看见塔山没有动静,以为兵力不多,阵地构筑也简陋,开始进攻后我军炮兵集中对塔山猛轰,也没有发现目标。但当炮兵延伸射击,步兵进入共军射程后,共军突然集火射击,打的部队抬不起头来云云。然而需要注明的是,为了让独立95师侦察地形,国军整整停了一天的攻势,这一天独立95师都侦察什么了?郊游野餐么?
6、共军的装备水平战术水平都要强于国军。1947年经过新式整军运动后共军初步建立起了现代化的编制体系,包括每个班都有轻机枪,连排有掷弹筒或60迫,营有重机枪迫击炮,团一级有92步兵炮连和82迫击炮连,师有炮兵营,纵队有炮兵团,兵团有炮兵旅,野战军有炮兵纵队。塔山阻击战四纵方向共集中70毫米及以上口径火炮119门,大致为92步兵炮和82迫56门,75山炮28门,105毫米加农炮4门,150毫米榴弹炮4门,75毫米野炮11门(另有16门左右75炮,不清楚型号)。甚至有人认为4纵专门为重庆号准备了3门240毫米攻城炮,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发射。当然24榴的这种说法过于魔幻,姑且一听,反正我是不信的。相比之下,国军炮兵主要是62军山炮营和54军的一个105炮营和两个75山炮营以及暂62师从54军废旧仓库里淘来的4门120重迫击炮。虽然双方大口径炮兵数量相差不是很大,但共军口径明显更大,而且共军炮兵中有1/3左右的野炮和加农炮,可以用来压制国民党军炮兵。另外有说法称国军54军的两个炮营并未在葫芦岛,参战的只有一个炮营,这个说法有待考证,可能有误。共军将炮兵编为三个梯队,团一级指挥迫击炮和步兵炮,师指挥山炮,重炮由纵队指挥。其中重炮群又分为东西两炮群,专门负责压制国军炮兵、火力拦阻甚至反坦克。吴克华回忆敌人一个山炮营转移到高家滩阵地前架设,被发现后立即遭到4纵野炮营射击,十几分钟即被共军击溃。同时林伟俦回忆,国军进攻时只用炮兵轰击30分钟,部队就开始进攻,部队冲到前沿发现各种堡垒铁丝网均未被炮火破坏,部队冲不上去,伤亡惨重,有的时候双方相距仅几十公尺,硬是上不去。同样出自侯镜如回忆说炮兵轰击半小时后炮火延伸,然后步兵进攻时遭共军火力压制,想再叫炮火掩护时,炮兵阵地已遭共军炮火压制,无法掩护了。
这里还要说一下老蒋报以重望的空军和海军支援。空军最好说,每天从北平南苑机场起飞几架p51,扔几颗炸弹,机枪扫一圈就走,原因无他,东北其他城市都被共军围了,北平是最近的前线机场了。而且空军一如既往的出现了误炸,气的国民党军大骂:要想消灭共军,必先消灭空军。海军出动了重庆号,打了20发6英寸炮弹就撤了。撤退原因有好几种说法一是重庆号官兵不想打,忽悠蒋介石和桂永清说葫芦岛水浅怕触礁搁浅。二是据说共军用105加农炮和重庆号对轰,仅两发就形成跨射,吓跑了重庆。但其实邓兆祥的说法更靠谱:从海面上根本看不见塔山。其实即便现在站在西海口附近的锦州湾大桥上依旧看不见塔山,更何况海面上视线几乎完全被大东山和打鱼山遮蔽的重庆号。连目标都看不见,当然打不准。当然如果海军在大东山建立炮兵观察所就好多了,但是国军不会,呵呵。
除了炮兵,共军步兵采取了两线配置,在第一天的防御中压在一线的主要是12师34、35、36团和守卫白台山侧翼的11师32团。第二线部队除10师28团位于上坎子、甜水河子附近,其余部署在苗家屯、王善屯以及高桥以南地域。而高桥还有总预备队一纵的两个师。按照这一部署,四纵9个步兵团中只有四个在一线,而按照吴克华的要求,共军在团、师、纵队手里都掌握1/3-2/3的预备队,实际与国民党军接触的部队仅5个营。而与之相对的,由于塔山正面和纵深都狭小,国军每次进攻最多投入5个师,而每个师每次只能把团级兵力拆成三个波次分批投入,实际上共军每块核心阵地面对的也就是国军营级冲锋,只要有预备队在手,即便国军攻破一线,共军也能靠预备队将国军逐退。而即便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四纵一线也仅仅压了5个团在前线。所以为啥打到最激烈的时候林彪不让一纵上?因为没必要上,四纵手里还有三个完整的步兵团没有动过,另外还有两个团动过但损伤不大。再说一纵只要蹲守在高桥,即便最极端的塔山失手,四纵被击溃,国民党军依旧到不了锦州。
7.其实侯镜如在葫芦岛出工不出力的原因就是觉得打出去可能下场会更惨。锦州到锦西30公里,国军参与进攻的五个师根本没办法保证从锦州到锦西的连续战线。而且无论是从锦西出发还是从高桥出发,步行行军的话必然要在锦州城外宿营。那么最合适的地方就是松山镇。松山镇的典故就不用说了吧。如果国军集中十一个师全部打出去呢?咱先不说39军的三个师锦州都丢了才到葫芦岛,只要国军倾城而出那就更合了共军心意,锦西西面和南面的冀热辽两个独立师以及白台山红螺砚山一线的十一纵就会趁机夺城,到时候国军的归宿还是松山镇。不过这样的话廖耀湘兵团倒是有可能抓住宝贵的时间转进营口或者退回沈阳。这种搭上自己成全队友的雷锋事国军能干么?
======================================
本来不想往死了吐槽蒋记,但是有些老兄总想让咱一黑到底,那咱就再吐槽一段。以下部分是对塔山之战后半段背景和过程的补充。一开始这部分发在评论区,但考虑到评论区无法修改,还是转移到这里。不过塔山西边我也没去过,当初去看塔山纪念馆也没仔细看11纵的战斗,另外目前手头也没有资料,干货不会太多,有对不上的地方还请指正。
塔山阻击战的官方版本其实是分两个阶段的,四纵守塔山的6昼夜算第一阶段,后面11纵为主的战斗是第二阶段。但是一般爱好者如我一般只提最关键的六昼夜,因为懒。
10月17日因为锦州丢了,国军在塔山的攻势几乎停滞,共军开始休整 。10月20日,四纵进行兵力调整以十一师接替十二师阵地。因为一纵东调攻击廖滚筒,二兵团将冀热辽独6师调动到高桥东南作为兵团战略预备队。共军在休息,国军在闲着。
10月16日,老蒋飞到葫芦岛得知锦州凶多吉少后决定跟共军拼命。在给侯镜如下令夺回锦州后飞往沈阳催命,命令以207师加强廖耀湘,东西对进,收复锦州。然后老蒋飞北平,于18日召集卫立煌、杜聿明、傅作义等人开会研究东西对进夹击锦州。结果会议陷入了无休止的扯皮,卫立煌主张廖兵团撤回沈阳,杜聿明代表廖提出撤退营口,傅作义则不想再往东北增派援兵。又经过一通扯蛋,最后决定以52军抢占营口为廖兵团确保后路,廖兵团继续进攻黑山一线,夺回锦州。10月20日卫立煌飞回沈阳,廖耀湘才得知命令。(戡乱战史称卫俊如将命令留中不发,是大共谍云云)
国军扯皮的同时,东野再次变更计划,舍锦西而攻廖耀湘。大致原因如下: 1、廖耀湘可能跑,2、锦西kmt扎堆11个师又是海港,不好吃下。3、中央军委员给东野的命令是封闭东北,关门打狗。打掉廖耀湘,狗死了关不关门无所谓,狗跑了门关上有个P用。于是10月21日,1、3、8纵组成第一梯队向东,其他各纵队也陆续出发,向东兜击廖耀湘。不仅如此,长春守军于10月21日已全部放下武器,12纵正带着几个独立师向沈阳兜去。
而此时葫芦岛的国军依然不动,因为老蒋走之前曾经信誓旦旦的说要去北平调兵,援兵来了好办事嘛。但10月23日,傅作义突然在北平正式宣布了闪击西柏坡计划。这个计划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侯镜如们,你们不要等援军了,我把援军调去打西柏坡了。当日,葫芦岛国军在杜聿明的督导下终于动了。国军以54军、62军继续进攻塔山正面,掩护部队向锦西西北方向转移部署。25日,国军又构筑了一天阵地,26日正式开打。国军计划由锦西以西寺儿堡出动39军的两个师经沙河营向沈家屯方向迂回,正面以54军和62军各一个师牵制。39军一直迂回到上坎子附近切断四纵后路,压迫四纵于海边消灭。
26日到28日这三天国军打的比第一阶段开心。塔山正面进攻的6天,仅个别地段突入一线防御,然后就被立即逐出。而这三天国军每天都能突破共军一线阵地,甚至在27日突入了共军二线阵地。比起之前连胜利的边都摸不到,这次似乎有点希望。究其原因,国军进攻的目标由号称东野五虎之一的四纵变成了十一纵。十一纵是冀热辽三个独立师刚刚合编升格的部队,装备武器照四纵差了一大截。更关键的是十一纵一线阵地只有三十三师98、97团,二线是99团。国军从头到尾都只是和一个师较劲,其他两个师根本没动。而且,共军阻击的标准已经变了,之前因为打锦州,塔山是生死之道,存亡之地,必须严防死守,一步不退。而现在高桥以东的共军全都派去围歼廖滚筒,长春已经解放,针对沈阳的包围网也在形成,共军没必要死拼了。
当然国军打的好看也只是相对而言,26日98团和97团派出预备队收复了失地,27日国军更是触发了史诗成就:遭遇共军师属预备队连续反击。当日十一纵三十三师出动99团两个营,师警卫营两个连在沙河营左右两侧发动反击,并且趁黄昏国军攻势减弱一举夺回全部失地,甚至有部队冲过了头,差点攻进周流河子。只有28日国军突破了三十三师一线阵地,并且没遭到共军反击。因为共军在忙着拆阵地把门板还给老乡。29日,共军突然消失了,于是国军顺利占领塔山。当时国军很开心,满塔山找共军决战。甚至自己编出重创十一纵,击毙匪首xxx的段子想要发表。与此同时,远在几百里外的沈阳,国军也在漫山遍野的找共军,接洽起义。欧,不,起义有点晚了,投诚吧。而廖司令已经到共军那里做客了。
那么四纵和十一纵哪去了呢?28日东野二兵团接到东野命令,向后休整诱敌深入。当然后面没有什么诱敌深入的故事。因为傅作义要偷西柏坡了,28日,由于偷袭国军开始向保定集结,四纵十一纵受命组成东野先遣兵团进入冀热辽解放区,之后经建昌营潜越冷口,前往宝坻蓟县香河之间隐蔽待机。准备万一傅作义孤注一掷去石家庄拼命,就在北平给他个惊喜。
        另一边,杜聿明赶紧飞回葫芦岛拉住不见松山不落泪的东进兵团缩回葫芦岛。国军在“共军重围”下开始有序撤退,十一月十日,国军终于撤退完毕,从容之间还不忘把葫芦岛的工厂炸了一遍。锦西撤退成为了国军在辽西会战中最成功的军事行动,杜聿明也心满意足的奔赴徐蚌战场策划“徐东大捷”去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huluw.com 葫芦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