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介绍
距离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不到100天。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共使用39个场馆,其中包括竞赛场馆12个,训练场馆3个,非竞赛场馆24个。12个竞赛场馆已全部完工,其中有7个是新建场馆,5个是现有场馆。一站看全所有竞赛场馆,看下面!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本届赛事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拥有1、2万平方米的亚洲最大冰面,可根据不同项目分区域、分标准进行制冰,能够接待超过2000人开展冰球、速滑、花滑、冰壶等运动。,“冰丝带”是冬奥历史上第一个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速滑场馆,碳排放趋近于零。
国家体育馆——“冰之帆”
北京2008年奥运会及残奥会的三大主场馆之一。国家体育馆对主馆进行改造,并在北侧新建冰球馆作为训练馆。改造后,场馆总建筑面积约9、8万平方米,配置两块符合奥运赛事标准的冰球冰面。
五棵松体育中心——超低能耗
可在6小时内实现冰球、篮球两种比赛模式的转换。北京冬奥会期间将承担女子冰球和部分男子冰球比赛任务。
按超低能耗建筑标准设计建造的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将作为冰球训练馆使用,其特殊设计的多彩外幕墙体系,让场馆得名“冰菱花”。
国家游泳中心——双奥场馆
“水立方”变身“冰立方”,成为世界首个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的双奥场馆、世界首个冰上和水上项目均可运行的双奥场馆。“冰立方”在结构搭建过程中,每根钢梁和混凝土预制板都有“数字身份”,可以实现精准高效地复位,场馆的空调系统、温度系统、除湿系统等也可以通过智能控制。
首都体育馆——历史悠久
1968年建成的首都体育馆拥有高水平人工室内冰场,也是北京冬奥会首个竣工的改建竞赛场馆,将承担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比赛任务。场馆可以实现快速升降温,4小时内完成不同项目的冰面转换。这项制冰技术用于首都体育馆、国家速滑馆等4个冰上场馆。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环境友好
依托小海陀山天然山形设7条雪道,将承办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项目全部比赛。地形复杂、坡度大,雪道建设难度极高。建设者们独创了一套长距离、无动力的溜槽运输系统,雪道在2020年底已顺利完工。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低碳场馆
由9、7公里赛道和各种功能区组成,北京冬奥会期间将承担越野滑雪和北欧两项的比赛任务。采用智能化造雪系统,将所有造雪设备集成到一个平台,比传统造雪可节水20%。赛后,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将被打造成山地公园和户外冰上娱乐中心。
云顶滑雪公园——节水场馆
拥有U型场地技巧、坡面障碍技巧、雪上技巧、空中技巧、障碍追逐、平行大回转等6条赛道。云顶滑雪公园将融雪水、自然降水进行高效回收储存,作为来年造雪用水。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融入自然
依次布置靶场、赛道与起终点区等,竞赛赛道长8、7公里,将承担北京冬奥会冬季两项及冬残奥会冬季两项的比赛。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
将承担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北欧两项的比赛任务。这是我国首座符合国际标准的跳台滑雪场地,也是张家口赛区冬奥会场馆群建设中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因跳台剖面与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如意”的S形曲线契合,被称为“雪如意”。
首钢滑雪大跳台——“水晶鞋”
将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承担单板和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项目。场馆设计理念源自中国敦煌壁画中传统的飞天造型,从侧面看又犹如一只灵动的“水晶鞋”。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巨龙赛道
是北京冬奥会雪车、雪橇、钢架雪车项目比赛场地。场馆共有16个角度、坡度不同的弯道,赛道犹如一条巨龙。采用世界顶尖的赛道设计,最高设计时速可达134公里。
北京将开通9条地铁线,北京赛区所有场馆均可地铁抵达。
今年年底,北京将要一口气开通9条地铁线,成为北京轨道交通建设通车线路最多的一年。在这其中,11号线西段是距离北京冬奥组委和首钢滑雪大跳台最近的一条地铁线路,直接服务于冬奥会。开通后,北京赛区将实现所有比赛场馆全部可乘坐地铁抵达,构建起绿色低碳的交通体系。
地铁11号线西段北起模式口站,南至新首钢站,全长约4、2公里,共设4座车站。出了地铁站就是长安街西延线,向西看,面前是造型灵动的新首钢大桥,右手边能望到首钢滑雪大跳台,只需步行约800米,就能到达赛场的大门。11号线西段各站中,最南端的新首钢站将成为距离滑雪大跳台最近的地铁站,在冬奥会期间成为观众们前往赛场的集散中心。
今年年底计划开通的9条地铁线分别是11号线西段、17号线南段、19号线一期、首都机场线西延、8号线三期剩余段、14号线剩余段、S1线剩余段、昌平线清河站站、16号线玉渊潭东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