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姓“朱”与“猪”谐音, 那明朝人管猪肉
我们来看明朝的《御制大明会典》(注意是御制的,虽然不是皇帝亲自写,还是代表了皇帝的官方意见)“是日、内官于奉先殿陈设牲醴祝帛讫。每庙猪一、羊一、帛二、缸一篚。”看到没有,皇家奉先殿的陈设,也是直接写猪字,并不存在什么避讳之类的说法。再看庆成宴的菜单“郊祀庆成永乐二年、……中桌、按酒四般。果子四般。汤三品。双下馒头。马猪羊肉饭。”虽然马肉猪肉羊肉放在一起烧一顿饭实在有点黑暗料理的意思,这无疑证明了明代皇室对“猪”字和朱姓的谐音是不避讳的。
太监也不避讳“猪”字,太监刘若愚的《酌中志》中便记载“本地则烧鹅鸡鸭、猪肉、泠片羊尾、爆炒羊肚、猪灌肠、大小套肠……”
再来看民间的记载,《三言二拍》里头也有“猪”字“当日金奴与母亲商议,教八老买两个猪肚磨净,把糯米莲肉灌在里面,安排烂熟。”
这些记录,从宫廷到民间,无不说明明朝对“猪”字并无忌讳。
其实在很古的时候,“朱”和“猪”的发音并不相同,《平水韵》中,这两个字就分属不同的韵部,并不存在同音的问题。不过到了明朝,在《洪武正韵》里头,“朱”和“猪”的发音已经是放在同一个韵部了,说明其发音差不多。,其实明朝的避讳制度,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严格,和之前的汉朝唐朝宋朝相比,明代的避讳是很宽松的。即使是名字里有一个字和皇帝的名字相同,也不会遭到任何处罚——,两个字都相同还是不行。而“猪”作为一个民间的常用字,是根本不可能禁用的,所以从朱元璋开始,就并没有对这个字作什么限制。(民间有朱元璋避讳“元”字的传说,但朱元璋避讳“元”,把“元来”改写成“原来”,不是因为名字中有这个字,而是因为“元来”隐含着“元朝回来”的意思)
至于明武宗朱厚照禁杀猪,不是因为他姓“朱”而是因为他属相属猪。朱厚照是个想一出是一出的主儿,搞这种事倒也不奇怪。而且这个规定也并没有持续很久,因为宫中大小祭祀,实在少不了猪肉,朱厚照一死,这荒唐的规定就再也没有人遵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