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传千年的镇国之宝:你知道几个?

周易八卦 2023-03-29 12:15www.huluw.com周易八卦

1中国历史博物馆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此鼎形制雄伟,重达832.84千克,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初为乡人私自挖掘,出土后因过大过重不易搬迁,私掘者又将其重新掩埋。司母戊鼎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2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3湖北省博物馆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Sword of Goujia),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国家一级文物,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中。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

经无损科学检测,其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花纹处含硫高,因硫化铜可防锈,被称为天下第一剑。

4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马踏飞燕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

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马踏飞燕也是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马踏飞燕是东汉艺术家的经典之作,是中国古代雕塑艺 术的稀世之宝,在中国雕塑史上代表了东汉时期的最高艺术成就。

5河北省博物馆金缕玉衣

我国已经出土玉衣的西汉墓葬共有十八座,而金缕玉衣墓只有八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北满城一号墓出土的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它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块大小不等的玉片,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整件玉衣设计精巧,作工细致,是旷世难得的艺术瑰宝。1968年,这件金缕玉衣出土时,轰动了世界。

6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镶金兽首玛瑙杯

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此杯选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琢制,而兽嘴镶金的工艺处理,也是匠心独运,它金光闪闪,克服了兽嘴处材质色泽太深的不足,使兽头的造型之美更为突出。

7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

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8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

此锡杖长196.5厘米,重2390克。锡杖的材质非常贵重,并非由锡金属制

成,而是由金银打造。整条锡杖用金2两,用银58两,通体金光闪烁,熠熠生辉。

由杖身、杖首、杖顶三部分组成。杖身中空,呈圆柱形,通体衬以缠枝蔓草,上面錾刻圆觉十二僧,手持法铃立于莲花台之上,个个憨憨可掬;下端缀饰蔓草、云气和团花。

杖首为四股双轮十二环,是佛教界最高权威的象征,属佛祖释迦牟尼。錾有流云纹的银丝折成垂直相交的四股桃形轮,象征四谛苦、集、灭、道。每股轮幅上套置三个满饰缠枝蔓草的扁圆锡环,共十二环,代表十二部经。杖顶是象征佛所在的两重莲台,仰莲流云束腰座,上托智慧珠一枚。

9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舞马衔杯纹银壶,高18.5厘米,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链连结着壶盖与提梁。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

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马肥臀体健,长鬃披垂,颈系花结,绶带飘逸。

10北京故宫博物院大禹治水大玉山

大禹治水的玉山用料产自中国新疆和田,为致密坚硬的青玉。这件文物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Copyright © 2016-2025 www.huluw.com 葫芦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