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人口变化统计
在上古时代,由于生活水平低下,人口的增长是相当缓慢的,战国初期,随着生产率的提高,人口的数量增长非常明显,达到3000万,战国到秦,因为连年战争,人口出现大幅的下降,直到西汉大一统初期,人口到达新低。西汉建国,数百年的大一统后,在东汉末期人口达到历史新高,这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人口的非常高时期。(中国历代人口普、中国历代首都、疆域面积、人口一览表)
隋朝的大一统时,全国人口只有450万户(不包括当时未被征服的南陈50万户),到了隋炀帝即位时(公元604年)全国人口已有900万户,20年内全国人口翻了一番,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唐朝100多年的休养生息,在唐朝最富裕的开元盛事时终于超过这个数字。
后续,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跟外界的沟通导致农作物的引进,人口的增长到宋朝达到亿万级别,蒙古人的入关和满清入住中原,都导致大量的减员(流亡未能被统计的绝不在少数),以及后台的太平天国,都导致上亿的人员死亡。
两千多年来中国的人口数量的衍变,具有以下一些明显特点。
1、增长缓慢。从公元2年的6000万增加到1850年的4.3亿,总数仅增长了7倍,年平均增长率仅约1。
2、大起大落。某些时期的持续增长和某些年代的急剧下降交替出现。如西汉前期、8世纪前期的唐朝、11世纪的北宋、18世纪的清朝,数十年至百余年间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可以达到7-10。其中的恢复阶段还可能出现更高的年平均增长率。而在人口锐减时,一二十年间可以形成高达50%以上的降幅,每年的负增长率可以高达50-100。
3、人口发展呈现阶段性。第一阶段,自商、周至公元初,达到6000万。第二阶段,自东汉至8世纪中叶的盛唐,增加到近9000万。第三阶段,从中唐经五代,至北宋期间的12世纪初突破1亿,至13世纪初达到1.2亿。第四阶段,从宋末元初至17世纪初的明代,总数超过2亿。第五阶段,明末清初的人口下降在18世纪初得到恢复,至19世纪中叶达到4.3亿的新高峰。第六阶段,经过近百年的下降和低增长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高速增长,70年代后虽速度减缓,近年仍已突破了12亿大关。二、三阶段翻番的时间为1300年,第四阶段为500年,第五阶段不到250年,而第六阶段只有40年。
4、改朝换代时,往往是人员减少最多的时期,战争时主因,死亡或逃亡。
(上古到民国末期人口情况表)
(上古到民国末期人口趋势表)
(新中国人口情况表,1959年到1961年,当时的人口死亡率很正常,1~2%左右,人口出现负增长的原因,大家应该都知道是三年困难时期。从1950年到1990年,人口增长是线性的,1990年之后,增长明显放缓,但也基本是线性的。)
(1950年后新中国人口变化图1959年到1961年,当时的人口死亡率很正常,1~2%左右,人口出现负增长的原因,大家应该都知道是三年困难时期)
(1950年后新中国人口趋势表1978年6月,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晚、稀、少的内涵; 会议还提出了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的新要求。可以看出到从1976年到1990年,人口的增长是放缓的,但依然是两位数的增长,到1991年,人口下降到个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