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文化:小乘佛教经典著作有什么
小乘佛教:揭示经典著作及其在中国的传承脉络
小乘佛教,涵盖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以自我完善于解脱为宗旨。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小乘佛教的世界,深入了解其经典著作以及在中国传承与发展的脉络。
在中国,大小乘佛教并行发展。汉传佛教的十三大宗派中,也有专门的小乘宗派,如毗昙宗、成实宗、俱舍宗等。古印度的经量部传承至中国成为成实宗,有部的一些经典传承则成为俱舍宗。
中国最早流行的禅数学以及此后的毗昙学、成实宗等,均属小乘范畴。这些小乘部派在中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尽管律学和唐代创始的律宗以小乘律本为依据,但它们在中国的传承并不如大乘佛教那么显赫。尽管如此,中国全面保留的古印度大陆各派的小乘经典依然丰富多样。
在律藏方面,中国的律学和律宗均以小乘律本为基础。现存的小乘律典已经涵盖了众多古印度宗派,如《五分律》传承自古印度化地部、《四分律》传承自法藏部等。这些经典不仅见证了中国全面继承保存古印度经典的历史,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小乘佛教的重要资料。
经藏方面,南传佛教巴利文阿含经中的《长》、《中》、《相应》、《增支》、《小》五部经典被较好地保存下来。其中,《长阿含》传承自古印度法藏部,《中阿含》属一切有部。汉传的《增一阿含经》更是被认为较好地保存了早期大众部的集结经典。
至于小乘论藏,玄奘法师在印度学过大众部的阿毗达磨论。无论是巴利文系还是汉译说一切有部,都有与之相关的七部论书。在中国,各个部派的论书也得到了广泛的翻译与保存。
小乘佛教虽然在中国的影响力不如大乘佛教,但其经典著作仍然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与保存。这些经典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小乘佛教的宝贵资料,也为我们揭示了佛教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多样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