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想尔注》注解《道德经》经典,气死老庄

奇闻怪事 2023-03-29 11:24www.huluw.com奇闻怪事

朋友推荐一篇文章,说是一位道友给弟子们讲授经典的讲义,初看,行文倒还流畅,细审,卒读实在难忍!他是在传授炼气养身心法,文虽不长,尽是意淫歪曲之词,实在是对先哲圣贤的玷污!

常规注解是这样的

这篇讲义是对《道德经》第六章注解的,我们先把原文到底是什么意思,再来看看他是如何引经据典、歪曲注解的。

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老子运用生活化的贴切比喻,告诉人们,那个永恒存在的道,是至虚无形的,是天地万物的本根。

大道永恒长存,用来养生则要求重视玄牝即本根。

玄牝,汉代道学家河上公的意思是,在人身为鼻、口。

鼻口之门,乃天地元气往来之门户。

其呼吸,当绵绵微妙、若有若无,不当急疾勤劳。

对于这段话的注解,河上公、严遵、王弼、傅奕等都力图接近原著思想,给出了自己的注解,并且都成了历代老注的经典解读版本,不管是偏重于修身养生方面也好,还是更偏重于哲学立场也好,整体意思大体接近。

通常的的解释大体是这样的至虚无形的道变化莫测,永存不灭,可以称之为渺冥幽远、奥妙无极的母性,它是化生天地万物的本根。

这个至虚无形的道,它若亡若存,绵延不绝,其作用无穷无尽。

他的讲义梗概是这样的整个文化界,没有几个真正懂得老子,老子在那个年代活了一百多岁,堪称活神仙,《道德经》就是一本养生秘笈。

可是,道家一直缺少专门人才,没有出现河上公、严遵那样的高道大德,来把老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把老子的理论做一个完整系统的归纳、提炼,服务众生。

在道家思想、道家理论的建设建设方面,几乎没有谁不是以儒家思想的标尺来解释道家思想的,因为他不这么注释就没法通过,通过了也没法让读者接受。

这实在是文化的悲哀!

就就比如今天要讲的第六章开头就是谷神不死,什么意思?谷,五谷杂粮;神,人之精气。

大道至简,更直白的说法就是。

会吃不会死,不会吃就会死。

因为人是选择性动物,懂得养生之道,可以长生久视。

是谓玄牝又是何意呢?就是说所以叫母牛,母牛的x部就可称之为天地根。

这个天地根能够使历代子孙绵绵若存,香火永续,这个天地根,更也是人的命根子,所以要珍惜使用。

他的依据据说他是一位道士,他的理论依据是张鲁的《老子想尔注》。

而《老子想尔注》是老子《道德经》的注释本,道教早期教派五斗米道的经典。

《想尔注》作为宗教经典,将老子哲学范畴的道进行人格化和神格化处理,并通过对《老子》原文进行一些有意修改的办法,以确立宗教观点,这是哲学宗教花改造的必由之路,无可厚非。

《想尔注》对上述章节的解释,却找不到吃就会活,不吃就会死,以及牛x的比喻。

《想尔注》的解释是这样的谷者,欲也。

精结为神,欲令神不死,当结精自守玄牝门、天地根牝,地也,女像之。

阴孔为门,死生之官也。

最要,故名根。

男荼亦名根。

绵绵若存阴阳之道,以若结精为生观点

解读经文一定要扣住根本,扣住根本,其他枝节可以进行一些个人的发挥。

正如这位道友所言,历史上关于老子的解读千差万别的情况确实存在,各说各话,都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而几乎所有的解说都局限在社会通常流行的观念上,不然确实没法获得普遍承认。

正是在这样的舆情之下,注老、解老不加节制地层出不穷,的的确确造成了一种思想污染,这给后学者、传承者带来极大困惑。

还好,这种污染毕竟是局部的,个别的,自古以来,还是尊重原著、接近老子原意的注家多,影响也大。

像这位道兄如此解读老子的真的不多,尽管只是出于养生角度。

曾经看到过不少法师名家的文章,他们倒是赞成这位道兄的局部观点,他们也认为,就当前注老方面的本子,他们自信满满地说过,那些注老比较好的本子,都是出自佛家,注解比较差的都是儒家的经典。

为什么说比较差呢?因为儒家是用为人处世的的伦理观来解释老子哲学的。

这位道兄的观点,即便拿《想尔注》来对照,也是不切合的,确实有很多人就养生修身方面来解读谷神不死。

解读《道德经》,大体上还是围绕着生命的本质意义来展开的,都是要人们虚心体会人这个个体,它在宇宙中的存在的价值意义,以及如何提升生命质量的。

这个是谓玄牝,就是所谓的根本,根本就在精气神,把精气神归之于牛x,好像远离了道,而近乎技、近乎术了,说到底是近乎房中中。

仅供交流之用,定有冒犯之处,祈盼批评指正。

Copyright © 2016-2025 www.huluw.com 葫芦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