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中公主们学的六艺是什么?为何要学六艺

奇闻怪事 2023-03-29 11:25www.huluw.com奇闻怪事

  战国时期,那些贵族子弟的教育体系是什么?她们从小要接受那些教育?第四集中黄歇给在外守灵的月公主带来了一卷《周礼·天官冢宰篇》。《周礼》是记录周代礼制的集大成者。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从饮食、起居、巡狩、祭祀、丧葬……讲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礼乐制度。礼,指的是所有一切制度规范。天官冢宰,是《周礼》第一,六章之首。主要论述宫廷事务方面。

  公子歇还说每十天换一卷。也就是说六十天读完《周礼》,这才十二三岁的月公主,看的确聪慧过人。而且她居然还嫌黄歇带来的书简太少了。而黄歇说得更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不可图快。之后他们又谈到“礼乐书数御射”这六艺。月公主自豪地说:“我软鞭百发百中。学会了骑马,葵姑还教我弹箜篌、吹排箫。眼下我已经开始学三礼了。芈月说的“软鞭、骑马、弹箜篌、吹排箫”,都属于六艺中的“射和乐”。“三礼”指的是《周礼》《礼记》《仪礼》三部儒家经典。

  公子歇指出:“你说的那些只是些皮毛,算不得正式六艺。礼不是书。不是谁学会了背书,就能了解的。居移气,养移体。只有从小生活在宫里,经过各种的朝圣祭礼,才知道礼是什么。乐是要用耳朵来听,葵姑毕竟只是个女婢,她能教你的只是小技。像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这六乐,和几百人的那种大舞,你没看过听过,用竹简是学不到的。什么是六艺?黄歇的观点又说明什么?

  楚国公主们学的六艺是周朝延续下来的贵族教育体系。和孔子所教授儒家六经不同。简单说:礼,各种礼节;乐,音乐和舞蹈;射,射箭、骑马;御,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书法、作文;数,运用技术、方法,技巧等来推测自然、社会、人事的吉凶。

  这些课程每一门类都有极为细致的考核和评定标准,非常严格。比如,御:第一,驾驶马车时,车前和车架上的铃铛要声音和谐。第二,马车过曲滩时要迅疾而不能坠入水中。第三,经过天子的表位有礼仪;第四过通道时要自如;第五,追逐禽兽时要从左面射获。有点类似于英国的马术比赛了。当然对公主们而言,学习的要求没这么高,学习的宗旨在于广,不在于精。

  第五集中,茵公主练习祭舞时太投入了,还被女师教育“习练得过于刻意了”。她说:公主们天生娇贵,生来就有俸禄采邑。若论习练琴棋书画礼乐骑射,乃至于女红厨艺,当家理政,是为了陶冶情操,增广见识。不至于五谷不分,四体不勤。雅俗不辨,遇事不知。所以让公主们习练的宗旨,在于广,不在于精。所以学了这些,只是用来鉴赏,用来评点。若是过于醉心这些末道,就是买椟还珠了。


  《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记载了这样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景初元年(也就是公元237年),魏明帝曹叡摆驾北园,临行前特意嘱咐左右千万不要把自己游北园的消息泄露给毛皇后。俗语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毛皇后很快便知道了,在第二天见到曹叡时,问道:“陛下,昨日在北园游玩可尽兴?”曹叡吃惊之余,一口咬定是左右之人给毛皇后通风报信的。盛怒之下的魏明帝下令赐死了毛皇后,杀死了十几位侍从。

  皇后是众妃之首,“帅六宫之人”(《周书》),更是母仪天下之人,难道曹叡就因为毛皇后知道自己游北园之事并在事后询问,便轻率赐死了她吗?生命诚可贵,侍从也是人,难道曹叡不知无故滥杀手下会使天下人不服吗?身为帝王的曹叡不可能不知道这其中的利害。那他为什么还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执意弄死皇后和十几位侍从呢?

  有人说这是争宠惹出的祸事。理由就是,曹叡带着毛皇后的情敌郭氏游北园,却不允许毛皇后一块去,甚至连消息都不让她知道。其实此言差矣,这与争宠没有多少关系。如果是争宠的话,必定是两人互不相让,在史书上就不会有“郭夫人请延皇后”(《资治通鉴》)这样的记载。争宠是不可能的,但不管最终因为什么,都多多少少与“帝弗许”(《三国志》《资治通鉴》)有瓜葛。

  那么,曹叡究竟是为何执意弄死皇后和十多位侍从呢?笔者的结论是,魏明帝曹叡在北园做了见不得人的荒淫事情,理由有如下四点。

  其一,曹叡贪婪享受,已是本性难移。曹丕给曹叡留下来的这个江山并不稳固,对立政权依然存在,内部矛盾日益激化。曹叡即位之前,还曾“在东宫,不交朝臣,不问政事,惟潜思书籍”(《资治通鉴》),欲磨刀不误砍柴工,计划在日后有所作为。可在即位后不久,曹叡作为堂堂的一国之君,因无人管束自己,便越发的放纵起来,开始享受人生,享受皇权给自己带来的愉悦,“大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三国志》),“常游宴在内,乃选女子知书可付信者六人……习伎歌者,各有千数”(《三国志》)。

  其二,臣子屡次劝谏,曹叡早已不耐烦。天子不作为,直臣便进宫面圣,好言相劝,说万万不可因此误国。当曹叡要大张旗鼓的修建宫殿时,王朗出来说话了,希望陛下不要铺张浪费,要“约其身以及家,俭其家以施国”(《资治通鉴》);当曹叡借妇人再配他人这个幌子,行选美女入宫之实时,张茂站出来说话了,委婉劝谏,“陛下不兢兢业业,念崇节约,思所以安天下者,而乃奢靡是务……然亦足以骋寇雠之心矣”(《三国志》)……一旦曹叡做事稍有出格,臣子们就挺身而出,劝谏他不要执迷不悟,要好好治国。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魏明帝的耳朵里面难免都生出茧子来,听这些劝谏话,听都听烦了,但又不能直截了当的把臣子们轰走,只能采取“一个耳朵听,一个耳朵冒”的对策,听之任之,随他去吧。所以在后来,曹叡不让人告诉毛皇后也有惧怕其告诉其他臣子再来劝谏的成分。

  其三,毛皇后正派,曹叡早有不满之心。她虽出身低贱,但却为人正派,不愿看到自己的丈夫灯红酒绿、自甘堕落、荒淫误国。毛皇后如果知道曹叡将在北园“召才人以上曲宴极乐”(《三国志》),必定会出手阻拦,到那时,曹叡的雅兴可都让她给搅了。魏明帝也曾深爱毛皇后,要不然他不会立其为皇后,却不立虞氏,但后来却也变了。这只怪帝王身边多美女,把毕生心思都放在一个女人那真是少见,在古代皇帝历史中这样的例子凤毛麟角。对于女性,你再漂亮,也有衰老的那一天,可内涵会伴你一生。只可惜魏明帝不吃这套,只会把天生丽质的女子搂在怀中,把人老珠黄的女人干巴巴的丢在一旁,怎其风吹雨打,也与自己毫无关系。毛皇后就是这样一个牺牲品,“帝之幸郭元后也,后爱宠日弛”(《三国志》)。

  其四,魏明帝心虚,怕人知道自己荒淫。虽然史书上没有直接写曹叡那日在北园做了些什么事,可通过史书中的只言片语还是能推断出来的。魏明帝做贼心虚,生怕自己与妃子在北园花天酒地这件事让毛皇后知道,让臣子知道。一旦传出去,自己又要受折磨,听那些冠冕堂皇之词,实在不能再忍受。王朗已经说出“然虽弥猥,而就时於吉馆者或甚鲜,明‘百斯男’之本”(《三国志》)这样的话,蒋济也已经说出“又欢娱之耽,害于精爽;神太用则竭,形太劳则弊”(《三国志》)这样的话,魏明帝真不敢想象在他们知道自己与妃子在北园风花雪月这件事后,还能说出怎样的强势之语,弄不好要用死来逼迫自己改掉这个习惯。

  对于毛皇后,曹叡计划视而不见,不愿搭理她。可心高气傲的毛皇后哪里肯示弱,牺牲自己是小,可不愿看到皇帝的沉沦。当知道皇帝和一帮妃子在北园娱乐时,当知道皇帝不让自己知道这个消息时,毛皇后恍然大悟,自知自己不可能阻止皇帝的疯狂之举,但又不甘心看到丈夫的堕落,便在第二天见到他时,试探性的问了一句:“昨日游宴北园,乐乎?(《三国志》(《资治通鉴》)”毛皇后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句平常话,竟然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心中的不满达到了极点,曹叡心想,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杀鸡儆猴,便下令赐死了母仪天下的毛皇后,杀死了十几位侍从。我连皇后都弄死了,连心腹都弄死了,看谁还敢把这件事的真相给抖搂出去。试图掩盖事实的曹叡,没有想到自己这样做其实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事情的真相还在那里。帝王多有这样的心思,干了坏事,却又不愿承认,怕在史书上留下记载,招来后人的唾骂,便费尽心机把自己做坏事的记载抹掉。但其实呢?这样做恰恰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可笑之举,到头来,白忙活一场,反而更能引起后人的关注。你说可笑,不可笑。

Copyright © 2016-2025 www.huluw.com 葫芦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