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天文吐槽视觉中国
摄影师戴建峰与视觉中国的版权纷争
2023年8月,摄影师戴建峰,一个在微博拥有广泛粉丝的博主(@Jeff的星空之旅),被视觉中国电话告知其公众号“侵权使用”了173张照片并要求赔偿8万余元。经过核实,这些照片均为戴建峰本人拍摄或已经获得授权,且他与视觉中国并无合作关系。对此,视觉中国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要么以每张300元的价格购买图片使用权,要么支付每张500元的“和解费”。这一事件立即引发了公众对版权归属和视觉中国版权管理模式的广泛讨论。
与此中国国家天文杂志也在其官方微博上公开控诉视觉中国的行为。他们指出,视觉中国曾将NASA等发布的公版图片(无版权限制)列为自身版权内容,并以此进行维权。例如,美国航天局(NASA)发布的图片属于公有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合法使用,但视觉中国却利用这些图片发起维权行动,引发公众对其滥用公版资源的质疑。
这场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版权归属问题
视觉中国声称其通过Getty Images获得图片授权,但经过戴建峰与Stocktrek Images核实,后者明确表示并未授权视觉中国销售相关图片。戴建峰强调他的作品从未与视觉中国合作,部分照片还是十年前的作品,视觉中国无权主张版权。
二、公版资源滥用争议
公众对视觉中国利用法律漏洞,将公有资源如NASA等机构发布的公版图片纳入版权库并用于维权的行为表示强烈不满。这种行为被形象地称为“碰瓷式维权”,被指责为利用法律手段将公有资源转化为牟利工具。
行业与公众对此事件的反馈也极为强烈:
行业批评:包括中国国家天文在内的多个机构和网友对视觉中国的商业模式表示质疑,认为其存在系统性风险,可能损害原创者权益和公共资源开放共享原则。他们指责视觉中国为“版权流氓”,呼吁对其商业模式合法性进行调查。
历史争议重提:视觉中国过去的行为也被重新提及。例如,在2019年的黑洞照片事件中,视觉中国曾宣称拥有欧洲南方天文台发布的首张黑洞照片的版权,引发争议后被ESO否认。还有报道称视觉中国通过技术手段抓取网络图片,再以“侵权”为由向使用者索赔或强制合作。
视觉中国此次争议的核心在于其版权主张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公众对其商业模式和行业声誉表示担忧。希望相关机构能对此进行深入调查,为公众带来公正、透明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