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幼儿园教育质量如何保障
成都市致力于确保幼儿园教育的卓越质量,构建了一个集政策引领、资源优化、过程监管和师资强化于一体的综合保障体系。这一体系的实施,得益于多个维度的创新策略。
一、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春风
成都市以跨区域协作机制为契机,建立了“中心城区优质园+新区潜力园”的结对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学前教育集团与中心城区的优秀幼儿园携手合作,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与经验的互通。作为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成都东部新区,正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推动教育领域改革,为城乡教育互动共生出新路径。
二、普惠建设,实现优质资源全覆盖
成都市不断扩大公办学位的规模,2023年新增了16所公办幼儿园,共计4680个学位。这使得公办园在园幼儿的占比达到63.2%,普惠性幼儿园的覆盖率更是高达88.8%。通过实施公办幼儿园的标准化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以及学位工程,成都市的多个区(市)县已经通过了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评估。
三、督导并行,质量评估与过程改进
成都市采用了一种闭环式教研改进督导模式,通过实地指导环境创设、课程设计等环节优化教学实践。金牛区作为全国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引入了专家团队的指导,聚焦自我评估与过程质量提升。这一系列举措旨在确保幼儿园教育过程的持续优化和提升。
四、师资专业化,培育高素质教育团队
为了提升教育质量,成都市重视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青羊区实现了非在编教师与在编教师的同工同酬,并通过职称评审、培训倾斜等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全市实施的全员轮训及“磐石计划”已经培训了约8000人次,为名园长及各级骨干教师的培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品牌塑造,特色教育的魅力
成都市的幼儿园教育不仅注重基础质量的提升,还重视特色教育品牌的培育。“石榴游戏”课程体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以儿童视角构建全面育人模式,形成了独特的“以玩育人”的教育品牌。通过文化浸润式教育,强化师幼互动质量,建立温暖关系提升保教过程质量。
在成都市的多维度举措下,学前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优质资源辐射+普惠扩容+动态监管”的立体化质量保障网络。这不仅确保了幼儿园教育的普及和普惠,还推动了其优质发展。成都市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其他城市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