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十法的讲解方法
破十法是一种针对小学数学中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简化计算方法。其核心思路在于将被减数拆分成“10和几”的形式,通过借十的方式解决个位不够减的问题。下面我将详细讲解破十法的步骤、案例演示、教学技巧与注意事项,并附上巩固练习和总结。
一、破十法的基本步骤
1. 分解被减数
需要将被减数拆分成10和另一个数。例如,对于被减数15,我们可以将其拆分成10和5(即15 = 10 + 5)。
2. 用10减去减数
接下来,用分解出的10减去减数。例如,如果用15减去9,那么就用10减去9,得到1。
3. 加上剩下的数
将第二步的结果与被减数剩下的部分相加,得到最终答案。例如,将第一步得到的1加上剩下的5,得到6。
二、具体案例演示
以15减9为例:
1. 拆被减数:15拆成10和5(即15 = 10 + 5)。
2. 用10减9:10减9等于1。
3. 加剩下的数:将第一步得到的1加上剩下的5,得到6。15减9等于6。
三、教学技巧与注意事项
1. 实物操作法
使用积木、小棒等教具演示“拆十”过程,帮助孩子直观理解。例如,用15根小棒表示被减数,拿走9根时,需拆开整捆(即一捆的10根),从其中拿9根,剩下1根,再与原先的5根单根合并。
2. 画图辅助理解
画出圆圈或方块表示数字,帮助孩子更直观地理解破十法的步骤。例如,用圆圈表示数字,先划掉9个圆圈,剩下的与原先的合并。
3. 口诀记忆法
使用简单口诀帮助记忆破十法的步骤,如“拆十减,加余数”。这样更容易让孩子记住并应用破十法。
4. 常见错误提醒
在教学过程需要注意孩子可能出现的错误。例如未正确拆分被减数(如把13拆成8+5),或者忘记加剩下的数。对此需要纠正并强调正确的步骤。
四、巩固练习
提供类似题目让孩子独立完成,例如:13减7等于多少?(拆13为10+3 → 10-7=3 → 3+3=6)。通过不断的练习,孩子将逐渐熟练掌握破十法。
破十法是一种帮助孩子理解退位减法的方法。它通过“拆十”的方式将复杂的减法问题转化为简单的“10减几”和“加法”问题,有助于孩子理解十进制和退位概念。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物体操作和多感官体验,让孩子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这一技巧。随着练习的深入,孩子的计算熟练度将逐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