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柏树之父 轩辕柏
中华大地,珍宝遍地,其中千年古树尤为瞩目。这些历经风雨的古树,如国家宝藏般珍贵,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无尽的故事。让我们一同这些矗立千年的中国古树的奥秘与风采!
轩辕柏,矗立在桥山脚下的轩辕庙内,侧柏属,树高二十米以上,经历五千余年的风霜雨雪仍枝繁叶茂。它的树冠覆盖面积达一百七十八平方米,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轩辕柏由轩辕黄帝亲手种植,海内外闻名。海外侨胞常在此举行瞻仰活动,感受这棵古老柏树的韵味。
黄帝陵处,有一巨大侧柏树,传说为黄帝亲手种植。桥山东麓的黄帝庙,传说建于汉代,原在桥山西麓,宋时移至此处。黄帝陵前设有祭亭,内立有郭沫若亲书的“黄帝陵”碑。此处存有毛领袖的祭文手迹碑、孙中山歌颂黄帝的诗篇等。
关于轩辕柏的树龄,有个英国人研究认为是三千七百年,而国内科学家则认为是两千年左右。陕西的侧柏生长速度不尽相同,根据统计分析,轩辕柏的树龄约为两千四百八十九年,是公元前春秋晚期所植。黄帝陵里另一棵名树汉武帝挂甲柏的树龄为一千四百七十四年,是公元五百二十五年北魏孝明帝年间所植。这些古树的存活是对大自然的特别眷顾和历史的偶然遗存。
这些千年古树历经风雨洗礼,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奇迹,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它们没有被山火摧毁,没有因旱涝而死亡,也没有遭受虫灾、雷击的破坏。这些古树能够幸存至今,更没有被缺柴烧的乡民砍伐,也没有被贪婪的财主伐去做棺木。它们的存在,是大自然的恩赐,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人类的瑰宝。
每棵古树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它们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兴衰变迁。这些千年古树的存在,让我们更加珍惜自然、敬畏生命,也让我们更加热爱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