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对应12时辰表
时辰解读——古代时间的流转
从夜半的宁静到黄昏的温馨,古代的时辰记录着时间的流转。让我们一同探寻这些充满诗意和神秘色彩的时间节点。
子时:从23:00至次日凌晨01:00,又称子夜或中夜。此刻,夜色深沉,一天的繁华渐渐落幕,人们开始进入梦乡。
丑时:鸡鸣时分,即01:00至03:00。荒鸡的叫声打破了夜的寂静,预示着黎明的到来。
寅时:平旦、黎明、早晨或日旦等,从03:00一直到05:00。此刻,大地渐渐苏醒,太阳初升,新的一天开始了。
卯时:日出时分,又名日始、破晓或旭日等。从05:00至07:00,阳光逐渐洒满大地,温暖万物。
辰时:食时或早食时分,从07:00至09:00。古人常在此时吃早饭,是一天中活力四溢的时刻。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在上午的9点到11点间,阳光普照,万物生长。
午时:日中或日正时刻,即正午时分,11点到下午1点之间。阳光最强烈之时,也是白昼最长之际。
未时:日昳或日跌时刻,从下午的1点到3点间。阳光开始西斜,古人在此时进行一些午后活动。
申时:哺时、日铺或夕食等,即下午的3点到5点间。此时太阳已过正午,人们开始享受午后的悠闲时光。
酉时:日落或傍晚时刻,从下午的5点到7点间。太阳逐渐落下,天色渐暗。
戌时:黄昏时刻,又名日夕、日暮等。晚上7点到晚上9点间,天空逐渐陷入暮中。此刻的景象常常令人陶醉。
亥时:人定时分,晚上9点到次日凌晨的1点间。一天的忙碌结束,人们开始安定下来,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每一个时辰都有自己独特的命名和内涵,反映了古人对时间的精细划分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若想深入了解时辰文化背后的历史与故事,建议读者查阅相关古籍或咨询历史学家进行深入探索。让我们一同走进古代的时间脉络中感受古人的智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