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易小帖》研究概览与思想解析
《易小帖》——毛奇龄门人的易学宝典与学术风格展现
《易小帖》是毛奇龄门人所编纂的著作,其中融合了门人对经文的注解,展示了独特的学术风格。此书广泛引用了前人的训诂,旨在纠正当时易学家在解读易经时的误解和偏差。特别是针对王弼易和陈抙所传的象数易,此书给予了有力的批评和反驳,其背后则是为了复兴汉易的初衷。对于这部著作,四库提要对毛奇龄的评价极高,认为他自明代以来为儒者开辟了一条实证解经的道路。
《四库全书提要》对此书有更详细的描述。此书为毛奇龄关于易经的言论,其门人将其编次成书。除了《仲氏易》及春秋传两种毛奇龄自编的书之外,其余内容均出自其门人之手,因此有时会附入门人的话语。此小帖共有一百四十三条,都是关于易经的杂说,与《仲氏易》相互补充和引申。
朱彝尊在《经义考》中记载,这些都是西河氏对易经中可议之处的解释。阅读此书,我们可以看到其广泛引用前人的训诂,纠正近代解易的失误,尤其是对王弼、陈抙二派的批评尤为严厉。虽然其中有些地方可能存在强词夺理之处,但自明代以来,毛奇龄确实为儒者开辟了一条实证解经的道路,使儒者不再敢于随意空言解经。
书中对于《子夏易传》、《连山》及《归藏》的论述尤为深入细致。第五卷所记,都是商㩁对于《仲氏易》的独到评论。初稿原本附在《仲氏易》的末尾,后来被移入此编。原书有十卷,现在经过门人的精心删削,浓缩为五卷。儒者尊奉一先生的每一字每一句,视为如蓍蔡一般神圣不可侵犯,可见门人对老师的尊崇。若二程遗书或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存在疑问或异议,可能是因为未经严格的筛选和修订。毛奇龄的门人可谓是对老师怀着深深的敬意。此书乾隆四十三年三月由总纂官纪昀等人恭敬校上,供读者品读学习,以助于深入理解易经的奥秘与毛奇龄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