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获7人!长春人注意!这事格外警惕
警惕网络诈骗与涉企谣言,长春市及全国多地警方加大打击力度
近期,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诈骗与涉企谣言频频出现,给广大市民和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困扰。针对这一现象,长春市及全国多地警方迅速行动起来,对网络诈骗、涉企谣言等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在此,我们结合近期公开案件,提醒广大市民提高警惕,注意以下几大类事项。
一、诈骗类型及案例
1. 冒充官方人员实施诈骗
不法分子常常假冒消防、税务等部门工作人员的身份,以“安全检查”、“退税服务”等名义诱骗钱财或个人信息。如在湖北潜江,就发生了冒充消防人员要求学校组织线上培训的诈骗案件。更有通过短信或电话进行税务诈骗的行为,谎称“退税待领取”、“人工退税绿色通道”等。
2. 以“办事”为名的诈骗
此类诈骗常常打着办理工作调动、入学、升职等名义进行。如在山东东营,嫌疑人谎称可办理工作调动,骗取受害人钱财后失联。此类诈骗手法多变,需市民保持警惕。
3. 网络投资类诈骗
诈骗分子常常伪装成“军人”、“投资顾问”,诱导下载虚假App或进入钓鱼网站,以高收益为诱饵骗取资金。这类诈骗常常伴随着“线下取现”、“虚拟币充值”等要求,市民在投资时需谨慎选择。
二、涉企谣言专项整治行动
近期公安机关公布多起编造传播涉企谣言的典型案例:包括虚假招聘信息、捏造政策信息以及蹭热点引流等行为。如重庆有人编造虚假招聘信息导致大量求职者受骗;河南漯河、许昌等地出现不实政策信息干扰正常行政工作;天津某公司通过编造虚假“生育补贴”信息吸引流量带货。这些行为不仅误导公众,还影响了企业的声誉。
三、防范建议与警方提示
针对以上诈骗类型和涉企谣言,我们提出以下防范建议:
1. 核实信息来源:对于声称来自“内部渠道”、“官方活动”的信息,务必通过正规渠道(如官网、官方热线)进行确认。
2. 保护个人信息:不轻易泄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等敏感信息,警惕要求转账或提供账号的“工作人员”。
3. 举报可疑行为:若发现微信群内存在诱导性链接或疑似诈骗行为,请立即通过客户端投诉或拨打110报警。
警方提示广大市民:网络并非法外之地,编造传播谣言、实施诈骗等行为将面临法律严惩。让我们共同维护一个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